(藝術評口)以工代賑 沓靖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年初被聚焦於內地,至今已經發展成全球關注的大問題,現在特區政府全面以堵截輸入性病例為首要,社會上的個人抗疫意識明顯沒有比二月初時的注重,居民生活彷彿都已經恢復正常似的,然而疫情對社會上的經濟打擊是沉重的,尤其是就業方面,各行各業的失業問題已經陸續浮現,其中相當數量是與旅遊娛樂業為主的,試問在旅遊產業失去了觀眾之後,從業員又該為誰服務呢?

 雖然觀眾結構並非依賴外來居民為主,但本地的藝文團體同樣是面對著這個疫情帶來的寒冬。本以為隨著區內的確診病例已經受控,可是外來的傳播使得本澳要實施更嚴格的出入管制,連帶潛在患者的問題受到關注,「社交距離」一詞開始廣泛被重視,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間已是基本,何況是要讓人並肩而坐的觀演行為,似乎要重新建構觀眾的信心,比當下全民齊心抗疫更需要難以估算的時間。

 從文化局在上月底宣佈推出的一系列面向本澳文化藝術工作者的紓困措施所見,政府對疫情後的景況並不樂觀,多項措施均以「年」作為時間單位,包括由從本月至翌年三月底,豁免本澳文化藝術範疇非牟利團體使用澳門文化中心一般時段的場地租金、之前因為閉館導致節目取消的租用者將獲退回全數訂金、加開藝文空間的借用(包括新增的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二號)、以半開放式開放文化局轄下場地的排練室,以便相關社團可以利用作為錄影或直播演出的場地,只要在不影響原來審批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已獲批准資助的戲劇、音樂、舞蹈和粵劇長劇等展演項目,作為呈現方式的選項。

 雖然特區政府提出了以工代賑的指導緩助方向,但本澳以藝術工作謀生的人士不乏千人,短時間內要創造千多個工作職位又談何容易?在臉書上看見有表演者在參加勞工事務局的職業培訓時展露歡顏,可是如此的景象是否只是「苦中作樂」?筆者忽發奇想,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成功的演出往往需要比台前表演更多的時間去創作、思考細節、反覆練習、將作品千錘百煉後才能成為佳作,而在此間大家閒賦之際,政府是否可以充當領頭羊,組籌一項集合全澳藝文力量的綜合演出,就利用此際的時間去動員和協調,安排於日後抗疫成功上演?如此一來,越能集合更多不同範疇的藝術人士/團體參與這份「工作」,豈不正符合了特區政府的緩助方向,也為「代賑」一項找到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