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議員林玉鳳對有關深度調整期內文化設施的修繕和規劃提出書面質詢。
林玉鳳稱,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並已出現全球大流行下的第二波確診潮。各地嚴密防控、管制通關,澳門倚重的旅遊業亦大為受挫,波及各行各業,市道蕭條。目前澳門經濟下行,儘管局面不利,亦並非無事可做,希望當局趁此時檢討整頓各類軟硬件配套,化被動為主動,為日後復甦期做好準備。
以文化藝術的配套設施而言,她收到文化界朋友反映意見,指澳門現有的藝術展演場地亟待維護修葺。例如文化中心的小劇場,座位行距太窄,不太舒適。而比對香港文化中心的小劇場,舞台可以靈活設計,視乎需要變化為單向、橫向、三向或中央形式,觀眾席也可因應變化調整在三百個至四百多個座位之間,由於可靈活調整,小劇場上演的節目種類亦更為豐富多變。文化局日前公佈計劃在現有文化中心闢出部份用作小型實驗劇場及排練室,現正進行有關改建計劃的編製服務(設計)書面諮詢工作,預計明年進行工程招標及開展工程。希望當局考量在修繕和闢出空間的同時,以文化設施修繕升級為目標,參考香港文化中心一類可作多元用途的埸館設計,為日後表現場地的多元化做好準備。
同時,因應澳門目前藝術展演場地不足,小劇場往往要在較為局促的工廈演出,當局應加快進度,開闢更多的展演場地供業界使用。為開拓更多的劇場用地,政府可運用更多措施,例如在疫情過後,鼓勵私人企業開放合適的空間予藝團使用。
未來的規劃方面,政府曾經回覆新城填海A區將會有文化設施用地,但具體規劃內容及進度訊息從缺,當局是可否考量從規劃開始,引入本地藝術文化界人士的參與,讓其發揮所長、並從切身需求出發,同時實際文化界的「以工代賑」,設計出最適合澳門長遠發展所需的文化設施。
為此,她謹提出以下質詢:
一、當局會否趁此一疫情下的深度調整時期,適時修葺翻新、升級文化場地設施的設計,例如更新文化中心小劇場的座位及舞台佈局,提升其可調整幅度,使其能上演更多種類的節目;在日後的新黑盒劇場或小型實驗劇場等場所,亦引入更靈活的舞台及表演空間的座位設計?
二、在當局闢建新的劇場場所方面,例如新黑盒劇場、文化中心內的小型實驗劇場及排練室,目前進度如何;以及會否在疫情過後,鼓勵私人企業開放合適的空間予藝團使用?
三、當局目前對於新城A區文化用地及設施規劃如何?會否考慮讓藝術文化界人士更多地參與文化設施的具體規劃及設計工作,以作為藝術文化界「以工代賑」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