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進審計及廉署報告 黃潔貞促建立機制

 【特訊】立法議員黃潔貞表示,近日,審計署發表歷年審計報告的跟進情況,批評多個部門對以往報告所指出的問題掉以輕心、不予重視。多個部門對審計報告指出存在錯誤或漏洞不積極解決,使問題長期存在。雖然審計署持續對過往審計對象進行跟進,工作值得肯定,但現時並未有完善的機制,要求被審計對象一定要完成審計建議及切實改善工作。

 事實上,市民十分認同審計署或廉政公署的職能,能調查及公佈公共部門的違法、違規與不作為情況,讓社會大眾知悉及共同監督。但目前因缺乏後續監督機制,政府改進與否只能依靠部門自律,正如是次審計署跟進的問題,有些已存在超過十年之久,未能真正發揮審計或廉署報告的監督作用。

 行政公職局過去曾在回覆本人有關質詢時表示,對於部門的違規行為,當局會按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在釐清責任後進行問責。但審計署在是次報告中已表明有被審計部門錯而不改、避重就輕、敷衍了事,以及採取「選擇性改善」等不良傾向,反映現有規定根本未能有效督促這些公共部門及領導官員積極改進。對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審計署的跟進報告已揭示有不少部門缺乏對審計報告建議的重視,並明確指被審計部門錯而不改、避重就輕、敷衍了事,以及採取「選擇性改善」等不良傾向。為此,請問當局何時會建立具有法定效力,且需要各部門明確遵守的審計或廉署報告的跟進機制,例如定出部門糾正問題的方案或限期,落實部門問責,藉此更好地發揮審計署及廉署的職能與建立威信?

 二、優質與積極的部門領導官員在改善政府施政起著關鍵作用,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二0一六至二0二0年)》中所提到的問責機制,會強化官員問責制度與績效評審機制,以及把譴責和紀律程序與退休和離職掛勾等。今年已是相關規劃的收官之年,請問現階段有關工作進度為何?能否在今年如期完成,提升政府各部門的施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