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會議員梁孫旭三月十三日提出書面質詢,全文如下:
澳門成品燃油價格多年來為社會所詬病,對比其他國際城市,澳門的油價偏高,以港珠澳三地為例,近日香港無鉛汽油每公升約為十七點三十元,澳門約為十二點六澳門元,珠海的九八無鉛汽油為每公斤七點七三人民幣。澳門表面格價雖然比香港便宜,但由於澳門豁免燃油稅,香港在扣除六點零六元的燃油稅之後就比澳門平,澳門成為港珠澳成品燃油價格最貴的地方。
燃油產品是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的必需品,其定價制度直接關乎居民的利益,更對整個社會的民生和經濟影響深遠。本澳的石油產品主要經內地和香港進口,但售價較珠海及香港的除稅後價格昂貴,在鄰近國家或地區之中屬於偏高水平。長期以來,社會不滿本澳的燃油價格調整機制,批評油價「加快減慢、加多減少」,有聯合訂價之嫌。
以無鉛汽油零售價格為例,二0一九年的國際油價呈上升的走勢,本澳的零售價格也大幅上漲,十一月份較一月份的每公升價格高逾兩成,但翻查經濟局的資料,發現這兩個月的本地進口平均價格同樣為八點六元,令人質疑其加價準則,參考同時期的香港油價只上升了百分之十二點二,增幅只有澳門六成。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全面回落,近日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價格曾大幅下挫,跌破近二十年的最低點。雖然本地燃油供應商也跟隨大環境的步代,今年內三次下調油品零售價,但其實遠遠未能反映實際的下調幅度。以九八無鉛汽油為例,今年一月本澳的零售價高峰為每公升十三點二元,三月十一日經最新調整後減價為每公升十二點七元,減幅約百分之三點七八,但同期珠海的價格已下調百分之六點三八。從實例反映,本澳的燃油售價的確存在「加快減慢、加多減少」的現象。
燃油產品屬於公用事業和民用的必需品,其需求彈性十分低,當局必須建立妥善的燃料市場監管制度,包括在法律建設上,推動《公平競爭法》和《反壟斷法》的立法工作,確保石油產品和其他消費品一樣具有資訊透明和有效競爭的市場,防止聯合訂價、濫用市場優勢等行為出現。
為此,他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本澳的市場較少,加上燃油行業的進入門檻較高,產品需求剛性,難以透過完全的市場競爭制衡價格。請問當局如何建立科學的定價機制,避免燃油售價「加快減慢、加多減少」?本澳現時已豁免燃油稅,政府能否透過稅收機制,促使企業更合理調控燃油價格?
二、為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保障消費者的利益,政府去年表示將另立《公平競爭法》,請問當局現時進度如何?《反壟斷法》的研究有何進度?
三、為加強石油產品市場的規範,政府會否研究參考電力、自來水、電訊等行業,將燃料行業納入公營事業範疇,透過成立相關的公共服務專營機構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