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五年NBA中國賽落幕之際,布魯克林籃網隊球員扎伊爾‧威廉士(Ziaire Williams)的一則賽後採訪,意外讓澳門美食成了焦點。他直言享受此次澳門之行,尤其對當地「卡士達餡蛋塔」讚不絕口。這個帶著臺灣媒體翻譯痕跡的「卡士達餡蛋塔」,實則就是澳門人引以為傲的特色美食——葡撻。
威廉士口中的「卡士達餡蛋塔」,是臺灣地區對蛋奶餡點心的慣常表述,而在澳門,這款點心的主流稱謂是「葡撻」。不久前,社交平台上一則「引戰文」就曾因兩地蛋塔掀起討論:一位臺灣博主稱「臺灣的KFC蛋塔遠勝澳門同類,後者連車尾燈都看不到。」這番言論之所以被網友視作「可笑」,核心在於其忽略了一個關鍵淵源——臺灣的KFC蛋塔的配方,正是源自澳門著名葡撻店「瑪嘉烈」當年售出的秘方。早年間,臺灣遊客赴澳時,常常一打、兩打地搶購葡撻作為伴手禮,這份美味記憶曾是兩岸遊客的共同體驗。
在澳門的葡撻品牌中,瑪嘉烈與安德魯兩大品牌的細微差異,早已是老饕的熱議話題。更有趣的是名稱背後的小插曲:作為英國人的安德魯,當年將傳統葡撻改良為更適配澳門及亞洲人口味的版本,他本人卻並不喜歡「葡撻」這一稱謂——無論是接受採訪還是對外宣傳,都堅持稱自己的作品為「蛋撻」,刻意與「葡」字劃清界限。這一細節恰好印證了澳門美食的包容特質:它既承載著外來文化基因,又在本土化改良中生出獨特個性。
追溯根源,蛋塔本是英國傳統點心,葡撻則是其分支之一。傳入港澳後,這款點心完成了精彩的「在地進化」:除了經典酥皮,還衍生出曲奇皮等多種選擇,在餡料配比、烘烤工藝上不斷調整,最終形成了外皮酥脆、內餡香滑的獨特風味,真正實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連威廉士這樣非亞洲背景的球星都被征服,正是其風味魅力的最佳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士的「澳門美食好評」不止於蛋塔,他還補充道「澳門麥當勞比美國的好吃得多」。這一感受或許藏著細微的食材差異:在我印象中,美國麥當勞常用的麵包質地偏緊實,類似當年煙肉蛋漢堡的配包;而澳門麥當勞選用的是嘉頓麵包,口感更鬆軟有層次,正是這種「小不同」,讓熟悉的速食味道生出了新鮮感。有時不用豪華宴席,澳門的小吃亦可以讓人耳目一新,成就美食之都的名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