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就體育場地提質詢

 【特訊】立法議員陳虹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提倡大眾體育,透過政策和資源投放支持體育運動,推動市民參與體育鍛鍊、養成終身體育的生活模式。當局二00六年推出「公共體育設施網絡」,現有公體網設施四十五個,並持續透過不同形式優化服務,鼓勵市民更多參與體育鍛練,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前,位於東亞運體育館旁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正式開幕,中心為本澳運動員創設了良好的訓練平台和空間,支持運動員提升競技水平,體現了特區當局對體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但是,據「二0一七澳門體育場地調查」顯示,雖然本澳體育場地總面積有所增加,但卻跟不上人口增長率,二0一七年本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一點三四平方米,比二0一一年減少了零點零六平方米。可見澳門體育場地仍然不敷應用,遠遠滿足不了居民的需求。體育場地不足依然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最大阻礙。

 此外,本澳運動設施分佈不均衡,舊區運動設施尤其缺少,居民往往需要跨區才能使用標準的田徑運動場和其他運動設施。舊區有些球場更設置在天橋底或加油站旁邊,灰塵滾滾,影響了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有居民向我反映,部份體育場地有違規使用的情況,如在足球場內打排球、騎單車、彩排舞蹈、晾曬衣服等,不僅影響了場地的正常使用,更加速了場地的老化和損毀,希望當局能夠重視,並加強監管。

 為此,他提出下列質詢:

 一、本澳參與體育運動的居民日益增加,對體育場地和運動設施有巨大且迫切的需求。當局在拓展體育空間方面有何短、中、長期規劃,以提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的比例?除了新落成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外,短期內還有沒有其他體育設施投入使用?

 二、當局如何透過都市更新計劃,改善和增加舊區的體育設施和相關配套?有何措施促進體育場地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