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澳門中華教育會本月十五日於教業中學禮堂舉辦教育專題講座,邀請了教育暨青年局老柏生局長以「二十一世紀社會變遷與教師的挑戰及使命」為題作演講。一千三百多名教師踴躍參加,場面熱鬧!
出席講座的嘉賓包括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苟人民副部長、郭劍斌處長、石磊副處長、鄔將副處長、曲曉燕處長級助理,教青局梁慧琪副局長、黃健武廳長、江毅廳長、張敏輝廳長,以及多所學校的校長、行政等。講座由教育會鄭洪光理事長主持,他衷心感謝老局長百忙之中抽空與教育同工們分享育人的經驗與心得,並對老局長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
老柏生局表示,當今世界無論在環境、社會、科技甚至是生活模式都時刻發生着變化,且變化之快、變化之急,往往讓人跟不上節奏。教師在面對資訊泛濫、社會價值不斷變化的時代,必須要理性、正確、全面地分析社會發展狀況,要懂得判斷信息的真偽好壞,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分析能力。不能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切忌斷章取義,看圖估真相,被情緒掩蓋理性,必定要堅守道德底線,遵紀守法的原則。
為了讓出席者能深入淺出地了解二十一世紀社會變遷,老局長以豐富的圖片、短片和生活例子,展示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科技、人的觀念等不同層面的今昔對比,引發教師們對未來教育發展的思考。同時,老局長用大量的例子,與老師們分享常見的思考謬誤,如何辨別是非真偽的方法,鼓勵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理性的思辨能力。
在教學理念上,老局長表示,因應社會發展變化,教育方向和模式也應與時俱進。他認為,當今教育要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且具備創意、跨學科協作的能力以及有責任擔當、能坐言起行的人才。此外,他認為修身處世十分重要,要共建和諧多元的社會,需要大家擁有「包容」與「接納」的心。他指出中華傳統文化裡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美德與涵養,他寄語教師要培養學生做人處世應有的涵養,努力傳承及弘揚中華文化「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
老局長生動幽默的演講,大受教師歡迎,教師們多次報以熱烈的掌聲。與會教師表示,十分感謝老局長的精彩演講,講座的內容十分豐富,能夠深入淺出、形象地傳達很多概念和內容,引發起大家對澳門教育將如何更好地發展,未來的學生應具備甚麼素質和涵養,教師如何成為「SMART」教師等方面作出思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局長繼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