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崔世平就昨天的施政總結回顧了現屆政府在過去十年的工作成績,其中在一國兩制、制度建設、促進產業多元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都為澳門未來發展創下多個重要先河。首先是在「一國兩制」方面,從當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第三屆特區政府管轄橫琴部份土地作澳門大學新校區,到近年的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及上月獲授權管轄的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成就了從「一國兩制」中探索粵澳深度合作模式,大大優化了内地與澳門之間人流、車流、物流、知識流的便捷互通,同時對促進實現「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的各類經濟活動、學術交流等都有幫助。
其次在制度建設上,包括在國家安全方面成立了「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社會保障方面則確定投入每年財政結餘的百分之三以鞏固財政穏健性;在青年培育方面則啟動了新時代同心行計劃;在專業醫療服務上成立醫學專科學院等,都有著長效作用的建樹。另外,特區政府秉承「豐富發展」的理念,讓科技、學術、產業、創新創業等方面都有著長足的發展。澳門的高等院校先後成立四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範疇涵蓋中藥質量、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及月球與行星科學,使本澳高校科技教育成果的質和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部份領域更在國際學術界領先前沿。在致力拓展青創支援服務工作上,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去年十月更獲國家科技部批覆,成為港澳地區首個國家級眾創空間。為未來促進產學研結合、轉化科技成果,從而實現澳門產業多元化目標,奠定關鍵基礎。
其他還有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中醫藥園的落成、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持續深化「中國與葡語系國家」關係橋樑等項目,都是在第三、第四屆政府任期中實現的,有效加快了澳門朝「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目標的發展動力。特區政府更主動發揮澳門優勢,以「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原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群交流對接,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即可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的信任。適逢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澳門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的雙慶之年,現屆政府可說是已交出亮眼的成績表,冀望特區政府可做好交接,讓來屆新班子傳承優良的發展步伐,堅定地繼續為澳門特區的發展里程揭開新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