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借出百餘件珍藏文獻讓澳人加深了解祖國 慶雙慶文獻特展開幕

 【專訪】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澳門中華總商會和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聯合舉辦了此雙慶的「文獻特展」;當中,國家圖書館借展一百多件珍貴文獻,同時得到盛世連花雕塑設計者郭寶寨老師支持,借出有關手稿、模型。主辦機構期望通過此展覽,讓澳門各界加深了解自建國以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國家歷史發展歷程,並回顧澳門回歸祖國後,在國家的支持下所取得的矚目成就。

 這個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文獻特展」在回歸賀禮陳列館展出,昨日下午舉行了開幕典禮。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副部長、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外交部駐澳特派員沈蓓莉、澳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解放軍駐澳部隊政治部主任竇國杰、澳門中總商會會長馬有禮、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及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馬志毅等,為展覽開幕儀式主禮,有百多名嘉賓出席。

 馬有禮致辭中表示,今次向中國國家圖書館借出近百件珍貴文獻,期望透過歷史照片、展品和書冊等,鼓勵青年深入認識歷史,激發澳門市民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自豪感,將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

 在展覽中,把澳門愛國愛澳的典範人物和具代表性社團,曾經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事蹟展現出來,馬有禮希望青年人見賢思齊,學習前輩風範。又指,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另外,多位出席社會人士認真地參觀「文獻特展」。身兼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澳門立法議員何潤生接受傳媒訪問,談及感受表示,要回顧歷史之餘,更要珍惜眼前展望未來。他指,國家給澳門很多優惠政策,相信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會有更好發展。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鄭洪光表示,此展覽非常有意義,歷史資料圖文並茂十分豐富,值得觀展以更好地了解新中國的成就和澳門特區的變化,將會組織各所學校的師生前來參觀。浙江政協委員王世民指,澳門在回歸後得到了祖國給予的支持,且國家更尊重澳門資本主義制度的運作,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得到成功的實踐。

 展覽分有八個專題,包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艱辛探索,曲折發展」、「改革開放,舉世矚目」、「政協七十載,再邁新征程」、「血肉相連,共用榮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走進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盛世蓮花」。

 展期由昨(八)日起至本月(十)十三日,於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全面開放予公眾參觀。另外,展覽亦提供社團參觀導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