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命運是骰子的數字 鳴弦
「所謂命運是骰子的數字/還是說神明的反復無常/被選中的,是脫不去的鎧甲/還是深遠又毫不動搖的意志」《天氣之子》主題曲
也許我算是錯過了宮崎駿成為熱話的年代,但有幸走進電影院看新海誠,而且其後還能寫點甚麼。
當然不是要比較,而且沒法比,因為對我個人來說,那是不一樣的感動。少年時我孤單地躲在一間暗房裏看《天空之城》,心裏真想擁抱那個帶來這種天馬行空般浪漫的老爺爺,而現在牽着戀人的手看《天氣之子》,則慶幸身邊能有伴,一起看這種因為相信而帶來力量的愛情故事。
命運未必總能帶來適當的時機,信仰會使人期望能改變些甚麼,這個本該和睦團圓的中秋時節,似乎就充斥着這樣的氛圍。嚴峻的對立就如神話中的十個太陽與人們,后羿如果知道射日後所要承擔的後果,恐怕還是會拯救萬民而選擇犧牲自己的愛情,放手讓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嫦娥奔月吧?
《天氣之子》說的也是一個為別人犧牲的故事,融合了晴天娃娃的傳說,那表面掛着笑容的布偶,背後卻藏着一個恐怖的現實,那掛在窗邊的繩索,原來就是祈晴失敗的人被吊死的象徵。
得不到想要的,就該毁掉嗎?我想這也是近來大家心中的疑問。
小說或電影,本來就是一個讓人釋放壓力的場域,會選擇閱讀故事,都是為了希望在現實時空以外,尋找一點心靈上的寧靜與更多想像的可能。人長大了,難免身陷於各種暴力與博奕的漩渦當中,傷痛過後也許更需要慰藉與悔過,或者,無悔當初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