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持續優化水質監測工作

 【特訊】環境保護局代局長葉擴林八月十三日答覆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七月十二日書面質詢,全文如下:

 「一、為改善本澳沿岸水環境質素,特區政府透過跨部門合作,先後完成黑沙環沿岸排放口截污工程、黑沙環海邊馬路污水溢流管工程、建造筷子基北灣污水泵站及污水截流箱等一系列改善措施。同時,環境保護局今年初已開展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的優化工程,在現有廠房建造新的污水處理設施,從而提升整體水質。另外,也計劃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造日處理能力三十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長遠分擔澳門半島污水廠的壓力,現正按序推進籌備工作。特區政府亦已就擴大水質監測方案進行研究。

 二、環保局目前透過包括設於路逑城生態保護區的三個二十四小時水質自動監測站,以及沿岸十二個水質監測點進行水質監測。未來亦將按職能持續優化水賛監測工作。

 海事及水務局日常會派人員在本澳沿岸巡視,發現海面或沿岸有垃圾積聚時便會通知外判公司清理。而局方亦會在颱風或惡劣天氣過後加強相關巡查工作,有需要時會加派人手以及增加清理次數,確保海面環境衛生。另外,局方亦已把每日海灘的最新情況,以圖片方式上傳至局方網頁供市民查閱,直至海灘的衛生狀況穩定。」

 施家倫書面質詢:

 一、政府在保護水域方面做了很多預防工作及措施,直到現時為止有何具體成效,在水域上達到良好效果?

 二、眾所周知,水質的保護極為重要,政府將計劃保育情況,包括現時的紅樹林保護區或黑沙海灘等等,未來是否會有智能化監測,對水資源進行測量,或未來進行填海的時候能夠減少水污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