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曾創造了人工繁育奇跡的三頭白鯨寶寶昨天有了新名字。珠海長隆通過在全網發起粉絲徵名活動,兩個月時間共收到近萬名白鯨粉絲參與。「大白」、「點點」和「迪迪」讓呆萌的白鯨寶寶更顯可愛。
全國最大的白鯨繁育種群在珠海長隆生活。白鯨在中國以二級保護動物的級別進行保護,二00八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因雌性白鯨一般要二至三年才生產一次,一胎只生一隻幼崽,且懷孕和生產周期長達十二至十五個月,在野外的繁育難度大、存活率較低。珠海長隆去年底成功誕下三頭白鯨寶寶創造了人工繁育奇跡,在全球範圍內非常罕見,為鯨豚類動物的保育研究提供了可持續性對比、觀察、記錄的新資料,進一步促進珍稀白鯨乃至鯨豚物種保護的發展。
據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副總經理、鯨豚動物專家李湛偉介紹,從白鯨媽媽懷胎十四個月,到如今健康成長,三頭小白鯨重了近五倍。剛出生時就重達五十公斤,大哥「大白」(白鯨媽媽Lina小崽)已經二百二十公斤重,胖二哥「點點」(白鯨媽媽Yulia小崽)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體重一路領先已二百五十公斤,晚出生八天的小妹妹「迪迪」(白鯨媽媽Sophia小崽)體重達二百公斤。李湛偉介紹,「點點」出生時頭部先露出,這屬於比較危險且不太常見的情況,白鯨是哺乳動物,需要通過頭頂上呼吸孔來呼吸換氣,一般尾鰭先出可避免分娩時間過長導致窒息,當時二十四小時蹲守Yulia分娩過程的保育員們第一眼先看到「點點」的頭部,非常擔心牠因為分娩時間過久會窒息死亡。幸好身體一直強壯健康的白鯨媽媽Yulia非常爭氣,從看到小崽頭部到完全產出僅僅用了一小時就成功分娩,為世界鯨豚繁育提供了有趣發現和全新經驗。
據介紹,白鯨是高度集群動物,社交活動十分豐富,喜歡聚在一起社交、游泳及育幼。「大白」、「點點」、「迪迪」從小在繁育基地跟媽媽生活在一起,來到長隆白鯨館生活有利於和成年白鯨學著如何發聲來跟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相信很快就能學習潛水、吃魚、花式游泳等各項技能。
據介紹,三頭小白鯨在二月份開始了第一次脫皮,白鯨是唯一一種會進行季節性蛻皮的鯨類,皮膚厚度是海豚的十倍,也是人類皮膚厚度的一百倍,並且具有高度敏感性,會經歷不斷的再生與脫落,變得越來越漂亮。一般白鯨長到五至十歲性成熟時,身體就會變成純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