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耀明稱夜間旅遊不一定是夜市等活動 會考慮更靜態休閒式活動

 【專訪】旅遊局早前發表報告指出,澳門不缺多元的恆常夜間旅遊資源和盛世活動,澳廣視昨日《澳門論壇》探討夜間旅遊的議題。

 論壇上,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指出,夜間旅遊活動不一定是要夜市等大型商業活動,亦會考慮更為靜態的休閒式活動,例如,夜遊博物館、夜間海上遊、高處眺望澳門夜景等多元項目。政府希望設立持續的夜間旅遊項目,吸引旅客及增加留澳時間。旅遊局會著力整合現有的夜間旅遊活動,更合理安排其時間和地點分佈;同時開拓其他新類型的夜間旅遊活動。

 旅遊學院旅遊業研究暨科研中心成員盧振邦認為,本澳夜間旅遊資源並不缺乏,但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分配時間、地點,以及令居民明白相關活動的得益是大於帶來的影響。他又指出,海外夜市選址大部份均遠離民居,台灣的夜市則已融入居民生活,讓居民享受夜市帶來的便利,當局可調整相關在地問題作規劃夜間旅遊的參考。

 民建聯理事長李良汪就希望增加夜間旅遊活動需減低對社區的影響。他亦認為,若活動不只是針對旅客,市民亦可以參與,相信會提高社會接受程度。

 休閒旅遊服務創新協會副理事長盧荻認為,澳門不少博彩企業在夜間都會舉辦流行文化活動,當局應思考一些傳統文化活動如何與其結合,獲得宣傳推廣的橋樑,令有品牌性的活動延續。他又建議西灣至觀音像一帶地區,可以仿效外地,以提供輕食、流行文化的店舖吸引居民、旅遊賞夜景,配合當局海上遊的發展。

 中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指出,不希望夜間旅遊活動等不含博彩元素的活動,集中放在金光大道的博企範圍內,因為會影響到中小微企和店舖的生存空間。他希望可平衡舊區中小企的發展,並帶旺其他區分的發展。

 有市民發言時指出,澳門旅客量龐大,日間旅遊已經令居民生活吃不消,不應該再搞更多夜晚旅遊項目。市民亦促請政府先完善整體旅遊硬件和城市規劃,解決承載力問題。

 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在台下發言時指出,增加夜間的旅遊項目的目的是甚麼?他認同可以增加夜間旅遊活動,但指出,政府要考慮選址及關注居民的生活質素,需要作出平衡。他指出,現時居民的生活素質已受到大量旅客影響,其中在接近景點的地方,凡是節日期間大家都非常辛苦。他並強調,澳門需要的是質量的旅客,而非數量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