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良指澳回歸廿年很有成績維仍有不少民生問題 冀新一屆政府在五方面有建樹

 【專訪】街坊總會副理事長陳家良表示,澳門回歸二十年來取得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社會民生問題亟待處理,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聽取民意、整體規劃、重大民生、社會公平、旅遊承受力等領域要有建樹性舉措,最大程度地紓解民怨,確保澳門和諧穩定。

 陳家良表示,回歸近二十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和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包括人均GDP位居全球前列等。但也因為整體發展方面欠缺完善的發展規劃及落實規劃的時間表,以致存在許許多多的社會民生問題,也衍生不少社會怨氣,倘不予以妥善地處理、紓解,必然對澳門未來的持續發展、和諧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他希望未來的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五個方面要有建樹性舉措:一是建立貼近民心聽取民意的常態型機制。特區政府要真真正正聽取民意,必須有常態型機制,包括定期召開公聽座談會、落區了解民疾,盡可能全面地掌握民意,以令所制定的施政方針更貼近民意;二是要制定「心、台、地」三定位目標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發展規劃。國家賦予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重任已有時日,今年二月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又賦予澳門建設「一個基地」任務,此三項任務能否做好,關鍵要有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目標、規劃,新一屆特區政府要借鏡世界上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澳門特點,揚長避短地作出相關的規劃、目標,並認真執行;三是重大民生問題要有處理方案和時間表,澳門的重大民生問題包括交通、住房、舊區更新等,過往二十年來,雖然特區政府也作出很大努力,但多屬「零散」型,也沒有時間性限制。正因為如此,居民對相關政策信心不足,怨氣多多,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予以正視;四是兼顧社會公平。特區政府在教育、敬老方面的政策及舉措獲得民間認同,但在某些利益方面的社會公平性就明顯欠缺,有如收入中上階層者的置房問題,相關政策令其不可購置公屋,但是相關收入購置商品房又顯得壓力不輕,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要重視相關的矛盾,推出相關政策或舉措,紓解欠缺社會公平矛盾的怨氣;五是認真理順旅遊數量承受力矛盾。目前,坊間對大量遊客引起的物價飆升、交通擁擠、休憩空間減少以及治安隱患已有不少怨氣,倘相關矛盾繼續惡化,難免會引發嚴重問題,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重視相關矛盾,理順旅客數量承受力問題。

 按規定,第五屆特區政府今年十二月二十日就職。陳家良希望即將產生的新一任特首在履新前能考慮如何紓解民怨、確保澳門和諧穩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