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網絡行銷主導的新時代 向南
社交網絡世代看慣了吸睛的標題、找節目會懂得在社交平臺上搜。正因為這樣,網絡行銷才大行其道。你若然做不成網絡上有話題,根本不要指望生意能做得好。
早先一年,我們一家做了一次台灣環島遊,帶著孩子開車到島內不同的遊戲園和公園逛。當時我就發現,全島的大型遊樂園都集合一體,推出一些套票方案。不管你到哪一個遊樂園的臉書專頁或網站,都可以看到其他樂園的宣傳,而且他們共同以某個特定的主題舉辦活動,這樣就形成了一浪接一浪的聲勢,某個特定主題的印象就不斷在網絡上出現,讓人有種無處不在的感覺。
大概是這種方式比較有效,我見近年其他界別,其他國家地區,似乎都有類似的共同行銷的行為。像我們之前澳門的世界博物館日,澳門十四間博物館亦聯合起來以「流動的博物館」在不同地方開展不同活動,藉以建立起共享、溝通的平臺。
共享、溝通、做平臺,這三點幾乎就是現代做任何事的核心內容,做生意是這樣、宣傳是這樣,甚至是個人經營也是這樣。無獨有偶,最近看到台灣這邊兩廳院也在發起類似的活動,名字叫「館館好朋友」,做的是針對親子族群規劃的館際合作平臺,每月會規劃特定主題供給消費者知識和體驗。最有趣的是宣傳上也找來了七個台灣小孩子當「代言人」,我忽然也想起了澳門之前也在搞文化代言人的活動。看來全天下的宣傳,做的事情真的是大同小異。能夠起效的,可能就真的只得這些招了。抑或是,大家都有種參考別人,直接跟進就最保險的「公務員」心態呢?(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