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青會冀共築「防毒網」減毒禍

 【特訊】日前,禁毒委員會公佈二零一八年本澳毒品罪案概況,以及「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數據。民眾青年會理事長、社工吳超偉表示,近年吸毒人數有所下降,但呈隱性化趨勢,憂慮數據未能完全反映實際情況,他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預防及打擊,並從教育及支援等方面加強工作,共築「防毒網」,減低毒品禍害。

 吳超偉表示,根據相關數據,去年全年呈報的吸毒人數為四百二十四人,其中青年有二十四人,年齡最小的只有十五歲;而吸食的毒品種類主要為甲基安非他命(冰)、大麻、可卡因及氯胺酮等。值得注意的是,七成以上吸食地點在酒店、自己或朋友家中,他憂慮吸毒隱性化問題越趨嚴重,即使前線社工亦未必能及時跟進或掌握個案資料,對預防濫藥工作將帶來一定困難。

 他指出,青少年吸食毒品大部份與宣洩壓力、朋輩影響及尋求刺激等因素有關,報告當中亦顯示,上述原因分別占百分之三十四、二十四點五及十六點五。現行《禁毒法》規定,吸毒刑罰為三個月至一年徒刑或科六十日至二百四十日罰金。他呼籲青年人必須提高警覺切勿以身試法,一旦被判處刑罰,將對日後人生規劃及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他表示,家長作為青少年成長中最重要的陪伴及照顧者,日常應多了解及關心子女的情緒,倘發現疑有吸毒情況,應主動關心及馬上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暑假將至,青年人閒暇時間將增加,倘誤交損友,甚至因而染上毒癮,後果不堪設想。建議政府除與網絡內的團體保持協作,還應加強與其他地區組織的聯繫,共築「防毒網」,強化社區支援及外展服務,避免青少年輕易接觸毒品,同時加強打擊工作,減低毒品對社會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