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法會昨日以緊急程序審議政府提案的修改禁毒法案,與會議員全投贊成票下,一致通過法案;其中,本澳受規管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表列中,會新增二十一種物質,包括七種芬太尼類物質。
多名議員認同新增受規管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的類型,支持法案。不過,有議員亦同時指出,應加強對販毒、吸毒的罰則,提高刑期,避免本澳刑罰相對於鄰近地區包括內地、台灣及香港為低,令到犯罪成本低,從而產生窪地效應。
列席會議的保安司長黃少澤指出,現時對毒品犯罪若有加重情節可被判監禁二十一年,刑罰並不低,而殺人罪最高刑期也只是二十年。他認為,如若提高對毒品犯罪的刑期,需得到社會共識。並指出,對於刑法幅度問題,必須顧及現行的刑事政策下而訂定的刑幅。
黃少澤亦表示,本澳持續加強打擊販毒活動,因此,在本澳的毒品黑市價比香港高三倍,亦由此有犯罪者鋌而走險。
他還指出,本澳最近幾年在販毒及吸毐的數字是逐年下降,且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比較是有明顯下降。然而,警方不會鬆懈打擊毒品犯罪,「因毒品犯罪對社會危害及市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警方永遠都不會放鬆的。」
另外,新增受規管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的物質中包括有芬太尼類物質。本職執業醫生的陳亦立議員就關注過往芬太尼是屬一種止痛藥物,現變成違禁藥物,但本身已持有芬太尼的診所會否變成儲存毒品等問題。
黃少澤回應時稱,芬太尼就如嗎啡般,可用於醫學用途,但使用要受到法律管制。另外,含芬太尼的藥物只是含有一定份量,才能用於醫療用途,故醫生毋須太擔心。
此外,麥瑞權議員認為,新增的毒品名稱無法讀得出,家長要預防有難度,因為可能不知這些是毒品。他希望政府補充資料,包括毒品的通俗名稱、形態、特徵、吸食方法等。
不過,張立群議員就認為並不需要識得毒品名稱,「識啲名嚟是無用嘅,你都不是想吸毒」。他建議政府加強教育宣傳,讓青少年認識毒品的禍害,切勿接觸毒品。
黃少澤表示,政府會加大力度宣傳教育,在法案通過後,警方、社工局、禁毒委員會等都會投入宣傳,他並希望社服機構和學校等都協助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