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駝隊;路漫漫,天茫茫;斜背一袋乾糧,手持一面琵琶,駱駝背上的旅人,彈著思鄉的樂曲,消磨路上的時光……隨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奏響,五代敦煌琵琶譜名曲《伊州》令聽眾們如癡如醉,彷彿親眼看到了前行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大唐商旅。
由十多位中日韓藝術家聯合演繹的「絲路夢響樂師之旅──天平樂府『正倉院』復原樂器音樂會」日前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包括琵琶、箜篌、排簫、篳篥等在內的十餘件一千二百年前的中國宮廷樂器,在音樂會上悉數登場,讓今天的人們得以重新聆聽遠古的樂音。
本次音樂會的演奏樂隊──天平樂府,是由中國旅日音樂家劉宏軍創立的、以中日韓三國藝術家為主體的藝術團體,多年來活躍於世界各地的藝術舞台。
劉宏軍介紹,天平樂府較早涉足開展了絲綢之路傳統音樂舞蹈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工作。本次音樂會所使用的樂器,是劉宏軍依據一千二百年前遣唐使帶到日本、珍藏在日本奈良正倉院的世界文化遺產「皇家寶物」所復原的中國唐代宮廷樂器──箜篌、古琴、鳳笙、箏、四弦曲項琵琶、五弦曲項琵琶、排簫、篳篥、竽、伽耶琴、橫笛、方響、太鼓、鑼等。
琵琶獨奏家邵容告訴記者,自己手中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在中國已經失傳,只有日本作為珍寶藏於正倉院。「作為琵琶演奏者,能彈唐代的琵琶,是我一生中非常榮幸的事情。」
「我們從三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古樂器的復原、複製,還有古樂譜的譯配、蒐集活動。」劉宏軍說,在日本看到很多中國唐代傳到東瀛的寶貴樂器依然還在,我們很動心,認為這是作為中國職業音樂家應該做的事情。
本次音樂會持續了大約兩小時,共演奏《雲中樂》《急曲子》《伊州》《踏搖娘》《飛天舞韻》等十二首樂曲,由劉宏軍譯譜、作曲、編曲和領啣演奏。此外,《惜惜鹽》《飛天舞韻》等部份樂曲還配上了中國唐代宮廷樂舞的表演,由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浙江省歌舞劇院的舞蹈家們與樂師們聯袂演出。
劉宏軍表示,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逐漸成為全球共識,天平樂府作為新大唐音樂文化的使者,將繼續行走在絲綢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