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陳亦立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社會各界對未來能夠融入大灣區的發展紛紛表示歡迎,對於醫療業界來說,同樣期望能夠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的合作,為打造健康灣區出一分力、發一分光,所以如何有效推動澳門醫療專業人員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的發展,值得政府相關部門與本地業內人士進行深入的探討。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容指出要「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支援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發展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支持中山推進生物醫療科技創新。深化中醫藥領域合作,支持澳門、香港分別發揮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優勢,與內地科研機構共同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藥產品品質標準,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支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展中醫藥產品海外註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發展健康產業,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加強醫療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開展傳染病聯合會診,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九市開展學術交流和私人執業醫務人員短期執業。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
在上述眾多的規劃表述內容中,涉及發展的範疇眾多,包括醫療機構的設立與合作、中醫藥產業的發展、醫療人才的培養,以及私人執業醫務人員在大灣區內短期執業的問題。上述種種的措施,對於未來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醫療水平,甚至是提升澳門未來長遠的醫療服務水平,意義重大。
為此,對於上述具體規劃以及政策的落實,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提出「支援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
體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目前本澳的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包括公營主體、私營主體以及非牟利主體,為此,請問政府未來如何落實相關主體的支援措施?
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提出「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但是當前本澳中醫業內人員的發展緩慢,澳門整體的中醫專業人員正處於一個發展困難的狀態,就連在本澳也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更不用說推動中醫藥海外的發展,為此,請問政府未來如何有效推動本澳中醫藥業界的整體發展,藉此可以做到推動中醫藥的海外發展?
三、醫務人才的培養對於醫療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
綱要》內,提出「加強醫療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九市開展學術交流和私人執業醫務人員短期執業。」這對於澳門私營醫務人員的水平提升和開拓醫務市場來說,都是一條很好的渠道,為此,請問政府未來如何落實相關政策?如何在經濟上支持私營醫療專業人士到珠三角九市醫療機構學習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