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麥瑞權表示,據傳媒報道:「參與『轉乘計劃』的香港私家車,旅客須把車輛停泊於澳門口岸邊檢大樓東停車場,然後辦理入境手續,再在澳門口岸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澳門市區....「轉乘計劃」便利前往澳門作短暫逗留的香港旅客。香港私家車的登記車主都可以申請參與。」
然而,有市民反映,澳門配額的車輛雖然同香港配額的車輛一樣可隨意進出兩地,但存在很大不同之處,便是其餘所有的車輛均不得使用大橋到香港,而且香港口岸更沒有預留停車場供駕駛的澳門市民泊車。反觀澳門口岸,正如上述傳媒報道所指,澳門口岸停車場卻可以提供比擁有澳門配額的港籍單牌車輛、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泊車。
對此,有市民認為,對於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大灣區建設而開展的「引進來」政策的確是好事!但同時特區政府亦同樣希望澳門市民能夠積極「走出去」。不過從大橋的使用和口岸停車場的情況為例,澳門市民原以為同香港市民一樣可以擁有平等權利,駕駛車輛上到大橋之餘,又可以到香港口岸泊下車輛再過香港,分享大橋便捷的建設成果。但事與願遺,澳門市民根本連上橋同泊車的機會都無,如此嚴重欠缺便捷出行的前提條件,試問如何能方便澳門市民融入灣區發展?請問特區政府有否為澳門市民「走出去」的權益著想過呢?作為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不是管與不管的問題,是應該為廣大的澳門市民創造一個便捷出行的環境,尤其是融入灣區發展。故此,特區政府是否應與鄰埠爭取澳門市民都應該享有使用港珠澳大橋和香港停泊車場的待遇問題,使大家都可以分享便捷出行所帶來的效益呢?
有鑒於此,他提出如下口頭質詢:
有市民叫我問一聲特區政府,澳門市民原以為同香港市民一樣可以擁有平等權利,駕駛車輛上到大橋之餘,又可以到香港口岸泊下車輛再過香港,分享大橋便捷的建設成果。但事與願遺,澳門市民根本連上橋同泊車的機會都無,如此嚴重欠缺便捷出行的前提條件,試問如何能方便澳門市民融入灣區發展?請問特區政府有否為澳門市民「走出去」的權益著想過呢?作為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不是管與不管的問題,是應該為廣大的澳門市民創造一個便捷出行的環境,尤其是融入灣區發展。故此,特區政府是否應與鄰埠爭取澳門市民都應該享有使用港珠澳大橋和香港停泊車場的待遇問題,使大家都可以分享便捷出行所帶來的效益呢?請問行政當局對此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