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以人為本善用科技 喬捷
在澳門,其實很多場地浪費資源,或者說有時候資源分配不均,讓有些地方擠得水洩不通,人和空間都不夠用,有些地方則門可羅雀,資源白白浪費掉。隨便想想在旅遊和醫療方面的情況就可以想像,但當中涉及的東西比較複雜,相反體育場館則比較簡單,實際上可以試著用智能科技盡可能活化或促進場地的利用,相信提高澳門居民的運動熱情,其實變相也可以減少澳門其他方面的問題吧。
我是從急診門診的輪候情況想到的,自從當局做出了這樣的系統,加上我在台灣很多診所和食肆都體驗過這些智能系統的方便,我覺得體育場館的管理方面可以仿效。如果運動愛好者或者有鍛練需要的人士能準確瞭解各場地的使用情況,那就可以到就近的場所,按自己的喜好做運動。
每個人對運動的需求都不一樣,有時想要人多,有時想要人少。如果有運動天眼或者即時的場館使用情況通報,那麼用家就可以自行決定,不用跑來跑去。想人多可以一起做運動的,就到人多的地方;想人少自個練習的,也是一目了然。雖然說澳門的學校和公共的運動場所不少,但一旦有需求起來,還是相當不夠用。我之前就見過不只一間學校和球隊因為找不到場地練習而要到沒那麼多人的公共場館練習。場地佔了用來練習其實沒問題的,但一般人找球場練習來來去去就是那幾個,這有時候多少也會影響到其他用家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