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聯會稱強制性醫保兩年來收多賠少 指民事保費有下調一成空間

 【專訪】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會長陳亦立表示,衛生局昨早組織了一次與醫療民事責任保險相關的四方會議,包括金管局、保險公司和醫療業界代表出席。會議主題主要就「強制性醫保」實施二年以來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溝通,並將收集到業界的訴求向金管局及保險公司及時反映。

 陳亦立稱,首先,在過去兩年來最困擾醫療業界的問題是保費過高,醫療專業人士完全沒有議價能力,因為無購買民事責任保險是不能執業的,所以,主動權永遠在保險公司手上。

 其二是兩年以來,七間保險公司總共收到保險費用二千七百多萬元,但理賠只是一百六十多萬元。所以,在會議上直接詢問七間保險公司的高層,兩年以來「強制性醫保」這個產品有否讓各保險公司在資金上、運作上、理賠上出現任何困難或憂慮,但沒有一間保險公司願意作出說明或反饋。

 其三是澳門保險公司誇大私營醫療的風險系數,不深入、也不願意去糾正自己的錯誤。正如澳門一個私人執業的婦產科醫生,保險公司只按鄰近地區高昂的保費來套用,但保險公司完全忽略了香港的婦產科醫生是會為產婦接生的,如果嬰兒在生產過程中有事故,追溯期是比較長,保險公司的風險較大,保費高是應該的。但本澳私營婦產科醫生絕對無機會做接生(衛生局一直只批准山頂和鏡湖醫院可以提供這項醫療服務),加上一些比較高風險的醫療手術是需要團隊合作,所以,私營醫生在很多方面都只能放棄,她們的職業風險是比鄰近地區低很多的。因此,業界提議第三年(二0一九年)的民事責任保險的保險費應該有下調百分之十空間,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

 如果日後保險公司在理賠上出現虧損,相信醫療業界也會同意保險公司加回保費。

 陳亦立又稱,目前醫務界聯合總會共有三十五個成員會,希望各成員會的代表可以將業界爭取減收保費百分之十的信息盡快通知全體會員。特別是當法人或自然人續保時要主動向保險公司提出減收保費。亦希望各成員會收集二0一九年度減收、維持及増加保費的會員人數百分比,因為只有真實的數據,才能讓社會知道醫療業界一直受到不公平對待,才可以獲得社會及市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