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傳媒研究中心聯合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數據傳播實驗室、澳門傳播學會以及澳門創智發展研究協會,就澳門地區的新媒體使用情況進行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於昨日在澳門科技大學N221室發佈調查報告《二零一八澳門居民新媒體使用習慣調查》。
本次調查於二零一八年九至十月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一千一百五十五份,運用SPSS軟件進行資料分析,調查的目標是了解澳門地區的新媒體使用情況。調查從職業、性別、年齡等不同人群劃分方式,對本澳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使用習慣、時長、使用目的及社會各階段所關心的不同維度作出調查。這是繼二零一六年和二零一七年之後,澳門傳媒研究中心連續第三年開展澳門新媒體使用調查研究。
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澳門居民新媒體使用呈現多元狀態,微信仍是當前澳門最主要的新媒體資訊渠道,超過九成受訪者表示會經常瀏覽微信,新聞網站和Facebook緊隨其後,視頻類APP竄起,短視頻分享APP和視頻直播APP分別有百分之四十七點九和百分之四十二的使用覆蓋率。
微信和Facebook同時具備社交、媒體、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近七成的澳門居民會使用微信進行社交,與此同時百分之六十六點九澳門居民通過微信獲取朋友動態,而通過微信獲取大眾資訊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九。與之相對應,百分之三十二點五澳門居民利用微信發佈展示個人動態,只有百分之十七點一會利用微信發佈大眾資訊。
在不同地區的新聞中,最受澳門居民關注的新聞是中國內地新聞,有超過九成的澳門居民會關注中國內地新聞;其次是國際新聞,有百分之九十點九的澳門居民會關注;澳門新聞的關注度位列第三,關注澳門新聞的澳門居民佔比百分之八十八點七;有近八成的澳門居民會關注香港新聞;關注台灣新聞的澳門居民有百分之六十七點六。
今年的新媒體使用調查新增了新媒體參與和社會參與的調查比重,結果顯示:雖然多數澳門居民參與新媒體的點讚、留言或轉發。但是,澳門居民參與這些行爲的程度多為「偶爾」,而非「經常」,同時參與行為多集中於淺層的參與,百分之七十二點三人表示不會向媒體爆料,百分之四十三點四的人則表示不會發帖或者發表文章。因此,可以看出澳門居民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更傾向於信息消費以及表層的信息互動,而不習慣於新媒體信息內容生產,缺少一定內容原創。
在社會參與當中,澳門居民傾向於參與慈善募捐、討論政治以及關注政府政策,但是對開展實際的社會行動,有百分之七十二點五三受訪者表示不會參與「與政府人員交流」,百分之七十三點四六受訪者表示不會參與「抗議示威活動」。這説明澳門居民更加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話題討論,並熱衷公益事業,而非展開實際的社會性運動。
欲了解更多此次調查報告內容,可聯繫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傳媒研究中心,聯繫電郵:mmrc@must.edu.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