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光是延續傳統也許注定失敗   喬捷

創作是很痛苦的事情,當你很想寫卻不得要領的時候,寫作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自我折磨。創作又是最難從它身上獲得回報的事情,一旦你期望從它身上獲得甚麼,大多數時間它會和你作對。

然而,我們很多時候又是無法自已地沉溺於這種自虐的狀態,我們在裡面找到心靈救贖,有些人更在裡頭找到了生活希望。只是,這種創作給你的回饋,慢慢會變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就像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想要回報傾盡所有照顧自己的母親一樣。有時候是你覺得付出的還未夠,有時候是你的母親覺得你還不夠努力⋯⋯

也許我曾經就是個這樣的人,我自問努力過,留下過某些有用的句子。而這些句子,又反過來常常呼喚著我,讓我這個失去創作能力的人,始終無法和文學完全分離。因文學而認識的朋友、同道與編輯,他們也總是不斷地鼓勵我、推動我、逼使我繼續寫作,繼續參與文學活動,繼續為引導我長大成人的澳門文學,去幹一點甚麼事情。

所以我才說,有時候我們做一件事並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帶著自己的作品,我心裡面想的是讓人家知道澳門有文學,我想繼續延續上一輩留給我們的某種精神特質,吸引更多的後來者參與。但我感到這一切注定是失敗的,就像凡是好的創意,到第三個人做的時候,就會變成了純粹複製的爛點子了。(我沒有特別想寫的東西‧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