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鷹頂金冠飾走紅

 【新華社太原十一月十七日電】(記者劉翔霄)一件內蒙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輾轉來到山西展出後,意外走紅。

 這件文物名為「鷹頂金冠飾」,新近在山西博物院「長城文化展」上展出。當地觀眾驚奇地發現,在這件重一千三百九十四克、體積不大的冠飾上,有雄鷹、狼、盤角羊、臥馬和臥虎五種動物,造型極具草原特色。很多觀展者走近它,都不禁要仔細數一數冠飾上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人們的特別關注,給這件文物平添了幾分生氣。

 「除立鷹為圓雕外,其餘動物都為浮雕。」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員盧文雨說。

 據介紹,鷹頂金冠飾被稱為「草原瑰寶」,代表了戰國時期中國北方草原民族貴金屬工藝、設計製造的最高水平。冠飾上的動物造型兼具寫實性和誇張性,特徵刻畫細膩。

 它由鷹形金冠頂和金冠帶兩部份組成。在半球體的冠頂上,立有一隻呈俯視狀展翅欲飛的雄鷹,鷹的翅膀呈微波狀,完美呈現了其展翅飛翔時的受力情形。鷹喙呈內鉤狀,是製作者極力突出的部位,以表現其兇猛。鷹的身體是黃金製造,而脖子和頭部則是兩塊綠松石細緻拼接而成。半球體上,四只狼正在咬鬥四只盤角羊。整個冠飾展現了雄鷹俯瞰狼羊咬鬥的場景。

 金冠帶由上下兩個黃金圈組合而成。主題紋飾為繩索紋,上圈僅半圈,兩頭臥虎造型,用銷子卡入下圈,銷接方式很有特色。下圈造型與上圈相似,但是完整的圓形,由兩個半圓對接而成。接口處恰在耳部上方,製作者在此設計了盤角羊和臥馬相遇圖,巧妙地將接口隱藏了起來,也很方便佩戴。在整個金冠帶上,虎張口露齒,羊巨角盤卷,馬低首伏臥,極具風格。

 這件文物發現於一九七二年冬。其時,地處鄂爾多斯高原上的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阿魯柴登發現了一批極其珍貴的匈奴金銀器,共計兩百多件,鷹頂金冠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珍品。

 由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四地共同舉辦的「碰撞.融合——長城文化展」九月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二百七十六件珍貴文物展示了長城內外遊牧、農耕兩大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展覽將持續至二0一九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