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馮武勇)去年5月遭美國總統特朗普解職的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在淡出公眾視線數月後,最近攜新書《更高忠誠度:真相、謊言和領導力》對特朗普展開強勢反擊,抨擊後者「在道德上並不適任總統」。特朗普對此怒不可遏,連發多則推文痛斥詹姆斯.科米是「混蛋」。
特朗普的憤怒可以理解:於公於私,科米知道得太多了!科米是熟知「通俄門」種種隱情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他偏偏有話要說。
科米的新書定於當地時間17日出版,不少美國媒體提前拿到了這本約300頁的書籍,並陸續刊出了部份章節內容和概要。書名中的「忠誠」,是理解科米撰寫動機的關鍵詞。在科米看來,特朗普對時任FBI局長的他要求的是個人忠誠,而科米的職位要求他對國家和法律的「忠誠」。
「忠誠」,恰恰也是FBI這一特殊執法機構標榜的三大信條之一,另兩個是「勇敢」「正直」。
因為對「忠誠」的不同理解,科米任職期間,與特朗普圍繞「通俄門」相關調查進展屢屢發生衝突,以致在去年5月,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特朗普解職。
與這一年多來被特朗普解職的其他高官相比,科米在回懟特朗普方面表現得確實「勇敢」。新書發售前夕,美國廣播公司15日播出了對他的訪談。在大約一個小時的節目中,科米對特朗普上任後的種種言行進行直接抨擊,其中針對總統本人政治倫理和道德操守方面的討伐,更令輿論譁然。
科米的舉動顯然激怒了特朗普。通過推特,特朗普激烈抨擊科米是「史上最糟糕的FBI局長」,是「泄密者」「騙子」「偽君子」。他否認曾要求科米效忠於他個人,稱後者的書「只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內容)都是假的」。
科米與特朗普的恩怨,緣於那場總統大選。無論是希拉莉的「郵件門」,還是特朗普的「通俄門」,科米及其所代表的FBI,都扮演着關鍵角色,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影響了大選結果。
2016年7月初,當民主、共和兩黨預選已見分曉,希拉莉和特朗普即將正式對決之際,科米在一場記者會上宣佈,經FBI調查,無證據顯示希拉莉在「郵件門」中有意違法,建議不起訴。這讓正在利用「郵件門」窮追猛打希拉莉的共和黨和特朗普非常惱火,指責科米袒護希拉莉。
而到同年10月底,距離大選投票日不足兩周時,科米忽然致信國會,宣佈發現了「郵件門」相關的新郵件並重啟調查。這一劇情大逆轉重挫希拉莉選情。希拉莉對此耿耿於懷,曾表示,若非科米製造「10月驚奇」,現在的美國總統是她而不是特朗普。
科米2013年接掌FBI時曾發誓,要守護FBI的獨立傳統,不摻合政黨政治,不受政黨政治影響。蹊蹺的是,FBI早在2016年7月起就開始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通俄」。但科米在宣佈重啟希拉莉「郵件門」調查同時,卻對特朗普團隊「通俄門」調查秘而不宣。他對「郵件門」和「通俄門」的處理方式大相徑庭,其中原因至今是個謎。
科米很快發現,在特朗普上台後,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所在的FBI,依然躲不開「通俄門」。據科米被解職後不久呈交國會的一份書面證詞,2017年2月,當「通俄門」調查逼近首個「大獵物」──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時,特朗普曾在一次與科米的私下談話中要求FBI中止調查弗林。而這在科米看來,總統這樣做有「妨礙司法公正」之嫌。同年3月,特朗普致電科米,希望能採取一些措施來驅散「通俄門」陰雲。
科米最終沒能通過特朗普的「忠誠」考驗。弗林被迫辭職後三個月,去年5月9日,特朗普以他後來常用的突襲方式,宣佈解除科米FBI局長職務。
有人說,科米用這本新書完成了對特朗普羞辱性解職的「復仇」。然而,從科米新書部份內容和他在媒體上的言論來看,科米更在乎的是如何挽回和維護FBI的獨立性和聲譽,為他那些繼續在「通俄門」調查中與總統纏鬥的昔日同僚們提供「火力支援」。
據美國媒體報道,隨着科米前任、特別檢察官米勒主持的「通俄門」調查日益深入,不時傳出白宮有意「炒掉」米勒的訊息。本月9日,特朗普長年私人律師邁克爾.科亨的辦公室遭突擊檢查。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翌日表示,特朗普有權解職米勒,因為後者主持的調查「太過火」。
科米在美國廣播公司的專訪中警告特朗普,不要試圖解雇米勒,因為這將是對美國法治的「最嚴重攻擊」。
美國媒體稱,如果米勒在「通俄門」調查中決定對特朗普提出妨礙司法公正的起訴,科米很可能是重要證人之一。
「真相很重要,誠實很重要。」面對鏡頭,科米的這句話,像是說給聽眾,像是說給特朗普,也像是說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