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擬大增台防務預算「債留子孫」 專家:必全盤皆輸

 【香港中通社11月2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馮秋榆近日,賴清德向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在文中對特朗普大表「感激」之情,還拋出一系列大幅增加台灣防務預算的計劃,此舉迅速在台灣島內掀起軒然大波。法新社27日報道,國民黨痛批賴「將債留子孫」,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台獨」分裂勢力至今仍不明白自己的「棋子」地位,必將得不償失、全盤皆輸。

 法新社報道,賴清德11月25日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台灣近年防務預算已呈倍增之勢,預計2026年將達到GDP的3.3%,並承諾於2030年前提升至GDP的5%,此將為台灣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

 對此,國民黨27日表示,此舉史無前例,規模超過年度總預算三分之一甚至近半,恐使整體舉債規模突破5000億元新台幣,遠遠突破法定舉債上限。並嚴重違反財政紀律,更可能對社會福利、教育及基礎建設產生嚴重排擠效應。

 「台獨」勢力始終渴望美國的安慰,甚至預設了在軍事上需要蜷縮等待援助的姿態,而援助真能到來嗎?鄭劍表示,「台獨」分裂勢力至今仍不明白自己的「棋子」地位。「台灣希望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卻被征收了高關稅(最初為32%,現在為20%)──美國對『朋友』的待遇並不比敵人好多少。」

 報道稱,國民黨指出,賴清德對於如此重大的政策,竟然選用投書外國媒體的方式宣佈,而不是先向台灣民眾報告,更沒有進行具體可行性評估。如此傲慢行徑,根本是藐視民意、無視監督的自毀行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27日抨擊,今年防務預算將達1.1兆元,佔當局總預算的4成,是國民黨執政時期防務預算3000億元的3.7倍。但換來的是甚麼?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或要求台灣對美國半導體製造等先進產業進行新的投資,並培訓美國工人,但台灣試圖向美國購買的武器,交付已經延遲數月甚至數年──「要的不給,一再索求」。美國CNBC於11月25日援引杜克昆山大學執行副校長約翰.奎爾奇觀點認為,特朗普政府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