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人又有動作!長和系又要出招,最近屈臣氏要在香港和英國雙重上市的消息,傳得熱烘烘,這家估值有望衝到三百億美元的零售巨頭,即將在超人手下,進行資本市場大動作。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家現在開遍全球的公司,最早其實是一間小小的藥房,而真正讓它逆襲的,居然是當年的副產品,蒸餾水。
話說一八二八年,屈臣氏的前身「廣東大藥房」在廣州開業,後來遷到香港,成了當地第一間西藥房。一開始蒸餾水只是藥房在製藥期間必然生成的副產品,又因為在配藥之中,又需要使用純淨水,於是形成一個閉環,燃燒過後蒸發出來,又是有純淨水。之後不知哪一位天才想到,活用了剩下來的水,屈臣氏索性把蒸餾水拿出來賣,還喊出「科學蒸餾,喝得放心」的口號,沒想到一下子就傳遍市場。君不見全世界售賣樽裝水,幾乎都是天然水或者礦泉水,就只有香港澳門特別會喝蒸餾水,事實上,蒸餾水的健康程度遠不及前者,可見屈臣氏的宣傳有多厲害。現在屈臣氏水在香港桶裝水市場佔了將近百分之四十的份額,是妥妥的現金流奶牛。
有了蒸餾水賺的這筆雄厚資本,屈臣氏就在一九七二年直接收購了百佳超市,從單一藥房搖身一變成了綜合零售商,後來又把豐澤等品牌納入麾下,慢慢建成了龐大的零售帝國。說實話,要是沒有蒸餾水這筆「意外之財」,這些關鍵收購可能都成不了事。
其實屈臣氏的經驗,很多企業都能用。就像國內知名的亞朵酒店,本來床品只是客房裏的配套,結果它發現客人特別喜歡這類高品質床品,就把床品做成零售副業。現在亞朵的深睡枕單品一年能賣好幾億元,零售業務跟酒店業務一樣重要,簡直是開闢了新戰場!
從一間藥房的副產品,到支撐起上市集團的核心業務,屈臣氏的故事告訴我們:副產品從來不是「不務正業」,而是潛力無限的商機。
我在主業(寫文章)的同時,也發展副產品(金融知識),所以從來都說,擔當起財富的最重要來源,是我的副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