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2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張明臻)市場消息指出,多達28隻港股禁售期將陸續結束,包括寧德時代、醫藥龍頭恒瑞醫藥等。按18日收市價估算,解禁規模涉1938億港元。在外圍眾多不穩定因素下,市場預計將為港股增添壓力。業內專家表示不認同,指不穩定肯定存在,但是好是壞要看企業前景。
禁售期是指公司上市後,主要股東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時期內不得在公開市場出售的規定。這一規定旨在防止上市後股東立即大規模拋售股票,從而穩定股價,保護公眾投資者利益。
消息指,禁售期結束規模最大為19日解禁的寧德時代,涉資390.4億港元;以及12月底解禁的曹操出行和英諾賽科,分別涉248.6億港元及236億港元。
禁售期結束對股價可能存在潛在壓力,原先被鎖定的股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部份股東可能選擇減持套現,導致短期內賣壓增加,股價可能承壓下跌。投資者通常對禁售期結束較為敏感,可能提前拋售股票以規避風險,進一步加劇股價波動。
不過另一方面,禁售期結束後,更多股份進入市場流通,亦可能提升股票的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流動性增加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交易。
面臨解禁的28家公司,均為過去一年在港股首次或再次上市,掛牌後以來平均漲幅約95%,漲幅最大超過14倍的藥捷安康。兩地上市的股份中,寧德時代及恒瑞醫藥仍維持H股對A股的溢價。
恒指今年迄今升近29%,升幅在亞洲股市中居前。但近日高位回落,除美聯儲12月減息預期減弱,加上中日關係增加市場風險情緒外,潛在的解禁壓力將成為影響港股走勢重要因素。而新股市場火熱造就一批明星股,不俗的漲幅或給投資者更多賣出的動力。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對記者指出,禁售期結束所帶來的不穩定情況一定會有,但是好是壞主要看企業、及企業所在行業的前景如何。港股現在高位回落,主要跟美股弱勢有關,市場對美股前景有恐懼,很多過去的隱患現在慢慢暴露出來。美國國債市場、國庫券現在需求疲弱,大家對於美元信心也不強,市場避險氛圍較強,買家情緒也比較波動,不容易解決。但內地和香港經濟發展勢頭好,港股中長期來看仍是正面,現在疲弱是比較暫時的波動。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則認為,解禁增多反映之前新股市場的火熱,解禁前相關股票可能會有調整壓力,特別一些A股到港股上市,港股產生溢價的公司,倘同時是指數成份股,解禁對大市的影響將相對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