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反陸的臺人思維 舒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踐踏中國紅線的言論,令中日關係高度緊張,中方呼籲公民近期謹慎赴日旅行,中國遊客陸續退團。

在臺灣雅虎網站看到有關報道,謂日本失去中國遊客,經濟有損失。留言裏,仇視大陸的臺灣網民的思維,令人不解!

「日本店家應該有點開心也有點傷心,開心的是人潮壓力終於可以減緩,傷心的是賺的錢少了一點,居民則是開心居多,畢竟日本真的太多遊客了,多到影響當地人的生活!」

「中取消赴日,是一大利大,日人可安靜吃飯,感謝中國。」

「少了陸客,日本就在合理的觀光人數了,算利多!」

 這三條留言,頗具代表性。經濟問題,我不大懂,但有句話很深刻,叫做「百業蕭條」──遠的不講,新冠疫情期間,我去氹仔官也街一帶閒逛,發現店舖「十室九空」;在新馬路與大三巴,可以打橫來行。用上述之話,就是「澳門市民可安靜吃飯」。

「安靜吃飯」,要有收入才做到!「荷包『窿丁』(即「阮囊羞澀」,「窿丁」是葡文「沒有」的音譯,現在很少用這詞)」,如何有飯開?

何謂「合理的觀光人數」?讓日本規定每天遊客入境數量?商店靠本地人或歐美遊客支撐?政府稅收減少,居民的福利何來?

那些反陸的臺人思維,不知道大部分日本人認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