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九日電】(記者王豐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後四處點火,釀成日本與周邊多國外交風波,近日又被曝正探討修改「無核三原則」,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國內多名政客及地方官員公開反對。美國則至今保持沉默。
「無核三原則」指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器。該原則在一九六七年由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提出,並於一九七一年在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上通過,成為日本政府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二0二二年,日本政府通過「安保三文件」,也明確寫入堅持「無核三原則」的基本方針不變。
但據日媒報道,高市早苗正探討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時,對「無核三原則」中不引進核武器的原則做出修改。
對此,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十八日稱,政府應將「無核三原則」作為政策方針予以堅持。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四名廣島選區的自民黨國會議員近日亦公開表明,反對修改,應當堅持「無核三原則」。
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長崎縣知事大石賢吾、冲繩縣知事玉城丹尼等地方官員均公開反對修改原則。日本地方官員們認為,修改這一原則將背離廢除核武器道路,是明顯的「逆行」,包括核爆受害地在內的日本國民絕不會接受。推進核裁軍是民眾心願,切實傾聽民眾聲音是首相責任。
軍事專家宋忠平十九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高市此舉目的,是讓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日本本土,得以生產和儲備核武器,也開放給美國部署核武器。高市正在觀察國內民意和美國態度,並不在乎周邊鄰國反應。不過,高市以為「開綠燈」便可利用美國遏制中俄,美國不會為了日本利益與中俄兩國較真,也不會拿核武器為日本提供核保護傘。高市早苗對美國存在嚴重誤判。
宋忠平分析,日本國內近年民粹較嚴重,高市的強硬做法仍有一定市場,「無核三原則」在日本國內受質疑。日本右翼和部份民眾支持強硬對外,高市抓住這一心理,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突破日本作為不正常國家的束縛。高市接下來會否放軟姿態,也反映出當前日本民意究竟如何,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各方目光轉向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則一直保持沉默。據日媒報道,日本防衛省十七日通知山口縣岩國市,部署在當地美軍基地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已撤走。
宋忠平認為,特朗普是機會主義者,利益至上。特朗普很清楚,美日關係儘管重要,但美主日從順序不會改,中國市場很大,中美關係遠大於美日關係。因此特朗普不會為了日本,更不會為了台灣島,與中方發生戰略對沖,只會保持模糊態度。
「缺乏美國的足夠支持,是高市早苗示強的硬傷。與一百年前不同,日本沒有膽量發起新的衝突或戰爭,看到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感到無能為力,妄圖遏制中國,只有拉著美國一起。高市早苗只是嘴上強硬,很難付諸實踐。」宋忠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