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重啟超級英雄的手法已經放棄創新了吧?創作人似乎從歷久不衰的《星空奇遇記》裡得到了啟示,使得新近上映的《神奇4俠:英雄第一步》便讓人感到不少眼熟之處──復古的八十年代科技場景、刻意做舊的膠片質感鏡頭,就連主角團隊的服裝配色都和六十年代初版漫畫幾乎完全復刻。那開首的十數分鐘帶來了經典玩味刺激之後,的確發現經典元素都齊集了,腦海裡卻沒有留下很深刻的記憶,就好比進入了連鎖快餐店,小朋友為了熟悉的小玩具購買餐點,可是重覆吃進肚子去的飽點、薯條和飲品,卻沒能說出是怎麼樣的味道來。
《神奇4俠》作為漫威元老級品牌IP(Intellectua lProperty),帶著了幾代觀眾的童年回憶,哪怕劇情老套,只要把「神奇先生的伸縮手臂」和「石頭人的橙色皮膚」這些經典符號搬上銀幕,就能讓那批最有消費力的觀眾自動購票。製片公司的商業算盤也是算得精準,與其投入成本原創新故事,不如拆解舊IP重組,就像用積木拼搭熟悉的造型,既省去設計新零件的麻煩,又能確保觀眾快速辨認。早些年的《侏羅紀世界:統治霸權》讓初代演員回歸、《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復刻了「紅色藥丸」的場景,基本上都是採用了相同的套路。這種「情懷復刻」從本質是藝術向商業妥協了,消費了觀眾熟悉的情緒碎片,拼湊一部「未必好看,但不會出錯」的作品,只是犧牲了故事的原創性,那又有甚麼大不了呢?
電影中在不停消費懷舊時,也沒有忘記需要緊抱的「政治正確」使命,甫入眼簾那個蓄著鬍子、由非白種人飾演的神奇先生,是最需要花點時間接受的顛覆設定,尚有為了宏揚母愛而刻意設定成為「女士」的隱形女俠、帥氣的花花公子霹靂火變成了滿身正氣的大叔……這些調整要圍繞故事本身發展是沒大問題,影視作品也應該反映社會的進步,但問題在於某些「正確元素」像貼在商品上的「環保標籤」,更像一種行銷策略而非創作自覺。比如神奇先生的種族身份便對劇情毫無影響,難道給漢堡飽加片生菜就可以宣稱是健康食品嗎?看似符合潮流的處理,實則卻缺乏深度融合。六十年代《神奇4俠》的面世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打破了當時完美英雄的套路︰神奇先生既固執又驕傲自大、石頭人因外貌自卑,常會像普通人一樣爭吵。但最新上演的版本把他們的棱角都磨平了:霹靂火成為陽光開朗的叔叔、神奇先生的固執變成奶配暖男,大家都成為了討人喜歡的超級英雄。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影視創作也不應該按著「懷舊」和「正確」的標準化去生產。《神奇4俠:英雄第一步》或許能靠品牌情懷和政治正確賺得票房,卻難以成為經典──因為經典從來不會害怕打破規則。當製片公司以不會出錯當作最高目標,把觀眾當作用情懷就能哄騙的消費者時,最終便只會讓銀幕裡的事物變得越來越乏味。下次再看到「經典重啟」的宣傳時,不妨再多問一句︰這是創作者對故事的熱愛,還是投資金主對影視市場的計算?觀眾走進電影院,是為了看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而非為了那些貼上了「正確標籤的情懷套餐」埋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