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灣區經濟研究所高級總監Sean指出 美企仍高度參與中國市場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三日電】(記者張明臻)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高級總監Sean Randolph於十三日出席香港貿發局記者會表示,儘管中美關係持續緊張,許多美國企業仍深度參與中國市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因其供應商網絡高度集中且難以被取代。
Sean Randolph指出,全球企業正加速推行回岸生產、近岸外包及建立後備供應路線等策略,推動供應鏈區域化。此趨勢不僅受區域貿易協定帶動,更反映企業對供應鏈安全及地理鄰近性的需要。
由於關稅高度波動,增加商業不確定性。Sean Randolph認為,儘管美國進口價格走高,但到目前為止,企業正在消化大部份成本。此外,雙邊協議為美國合作夥伴同時帶來競爭優勢和劣勢,美國和非美國的平行戰略正在制定。
至於美企如何看待中國市場?他指出,許多人都做出承諾,但其他未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人正在兩面下注;原因包括新冠疫情、關稅、市場放緩、競爭、不公平的監管競爭環境、地緣政治等因素。多間商會調查顯示,市場是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的支柱,供應鏈特別是大灣區供應鏈,也發揮著支柱作用。
Sean Randolph指出,企業正分散製造基地,將部份生產活動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印度及墨西哥等地,採取「中國+1」策略,以提升韌性並減低風險。儘管中美關係持續緊張,許多美國企業仍深度參與中國市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因其供應商網絡高度集中且難以被取代。近期,如英偉達及蘋果等巨企在內地的重大投資承諾,充份顯示中國及區域供應鏈的不可替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