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續談網路詐騙與教育  發宗

 青少年被詐騙的個案主要分為:

 1.消費詐騙:以低價來吸引青少年購買與實品不同的商品。

 2.私密照詐騙:以交友為前提,騙取孩子的私密照來威脅孩子以勞力或者要錢。

 3.打工詐騙:以線上打工為名號,然後騙取孩子私密照以作威脅。

 4.雙重詐騙:以欺騙「已經受騙上當的孩子」為目標,利用一些網路留言,如「謝謝你幫我把錢討回來」來騙取一些已被詐騙金錢又想把錢拿回來的孩子;或是那些擔心自己的私密照會流出,想把自己的照片取回卻不敢去報警,所以只好在網路搜尋解決辦法,可能就會遇到這種「假幫忙、真詐騙」的騙徒,接下來這位「熱心網友」便以「幫忙」要求孩子提供個資和帳戶,繼而用各種國外匯款認證、破解密碼等理由向孩子要錢,或把帳戶當人頭戶洗錢等。

 詐騙集團無孔不入,家長和孩子該如何應對?專家建議家長和孩子可確認一下有三個特徵來辨認網路詐騙的可能。特徵一:以親切的形象靠近,如姐妹兄弟相稱,在極短時間內連環要求孩子提供協助或照片,以時限壓力來催促的,不讓孩子有機會求助,這情況大都有問題。特徵二:要求孩子守密不能告訴大人。特徵三:情緒勒索孩子做不願意的事情,會說「你不做就是不愛我」等,都是有問題的。

 若孩子有自己的手機和網路使用權,專家還建議家長要在手機上裝防護軟體,當然要先跟孩子溝通,跟孩子說明並讓他理解這個設定的原因,同時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如詐騙和造假的錄像等,面對有問題時大家相對應的政策,共議和遵守使用的安全手則,從小培養和建立孩子對數位素養、防護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