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總統斥美製導彈 落在加勒比海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日電】當地時間九日,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第四屆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歐盟峰會開幕致辭中批評,美國近期在加勒比海域以「打擊販毒」為名展開的軍事行動。

 本次峰會在哥倫比亞海濱城市聖瑪爾塔舉行。佩特羅指出,今年九月十六日,一名哥倫比亞漁民在本國領海遭導彈擊斃,卻被美方冠以「毒品恐怖份子」之名。佩特羅稱此舉屬「法外處決」,並質疑:「當加沙仍在遭受轟炸,導彈又在加勒比海上空落下──這些武器出自同一生產線,我們該如何理解自由與民主?」

 據美方消息,自九月初以來,美軍已在加勒比海和東太平洋擊沉近二十艘船隻,造成數十人死亡,引發國際社會廣泛爭議。聯合國人權專家亦質疑其涉嫌「非法殺戮」。佩特羅強調,遇害漁民僅為普通勞動者,與販毒毫無關聯,要求國際社會正視此類行動對主權與人權的侵犯。

 峰會通過聯合宣言,重申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強調國家主權平等、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及和平解決爭端原則,並明確反對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宣言特別支持哥倫比亞國內和平進程,呼籲加強加勒比地區海上安全與區域穩定。除安全議題外,峰會還就可再生能源、糧食安全、技術創新及人文交流等領域達成深化合作共識。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巴西總統盧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葡萄牙總理蒙特內格羅等多國領導人均有出席峰會,聚焦區域和平、主權尊重及深化雙邊合作。第五屆拉共體-歐盟峰會定於二0二七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