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六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近日閉幕的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轉眼間已經辦了四年,第四屆峰會匯聚約三百位國際金融領袖,包括超過一百位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全球飛來香港參會的「金融大鱷」」,也借此機會參與大大小小的業界論壇,收集關於中國、關於亞洲的最新信息。
首屆峰會在八號風球下舉行,從當時外界不看好這一論壇能邀請全球大咖,到現在已經是香港品牌盛事,是大型投行的「年度必赴會」。
今年的主峰會以「駕馭變局砥礪前行」為主題,除了每年例行的股匯債市場討論預測,中國高層級官員的講話表態,是眾多中國市場研究者最關注的內容。
第四屆論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以視像形式為主峰會作開幕演講,會場內外高度關注前不久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何立峰在演講指出,「十五五」規劃建議專門對支持香港發展作出重要部署,為香港描繪了更加美好的未來,香港必將迎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此外,三大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親臨會場,親自講解政策,不約而同向國際投資機構強調中央支持香港、金融資本市場會越來越開放,並各自闡述了具體的措施。
緊接著投資峰會,私人財富管理公會也舉辦了財富管理峰會,並現場發佈了《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年度報告》,顯示客戶對香港作為首選財富管理中心的信心升至三年新高。
據中通社記者了解,十一月十八日還有一場國際論壇在政府總部舉辦,已經開放公眾人士報名。該活動由特區政府特首政策組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主題為「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
據悉,多位重量級專家學者及商界領袖出席,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社科院學者等。內地專家蒞臨香港進行高層次政策討論,從世界格局看中國政策,毋庸置疑,這將是國際金融業界了解最新發佈、最深度解讀中國政策的絕佳窗口,而「十五五」規劃預計又會是這一場論壇的高頻詞。
香港政商界一直強調,要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實際上,除了攜手內地資金、人才、資源、企業「出海」,香港也是很好的平台,可匯聚權威人士,向國際有影響力的機構代表,講述解讀最新國策,傳遞中國機遇,讓世界在香港更讀懂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