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為響應國際科學中心和科學博物館日,澳門科學館將於十一月推出一系列科普活動,重點包括「SCI-TECT-MOTION運動X科技嘉年華」特備展覽、滬澳百年氣象展、球幕電影《窗外是藍星之太空旅行》、「風球信號解碼器」親子工作坊及「點亮星辰」天文科普系列活動等。十一月十日(國際科學中心和科學博物館日)展覽中心將免費入場,歡迎公眾出席參與,共同探索科學趣味,提升科學素養。
「SCI-TECT-MOTION運動X科技嘉年華」特備展覽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四日在二號展廳舉行。展覽結合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技術,設有多項虛擬運動體驗及互動裝置,讓公眾親身感受智能化、數據化的運動新形態,並從科學角度理解人體運動與專業訓練的原理。展覽同時介紹智慧場館與人工智能技術(AI)如何提升運動的安全性與公平性,展現科技對未來體育發展的影響。
同期舉行的「滬澳百年氣象展」,展覽以「滬澳跨越時代的氣象連繫」為主題,除展示滬澳聯合研發的智能預警系統「MAZU-Urban」澳門版外,更透過歷史資料與照片呈現滬澳兩地氣象信號演變。十一月二日、九日及十六日下午三時,該館將舉辦「風球信號解碼器」親子工作坊,讓參加者學習天氣信號科學知識、運用編程技術模擬風球懸掛的過程,更可動手運用3D打印技術製作風球模型,公眾可通過「一戶通」報名參加,每組親子收費為澳門元一百五十元。
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天文館逢周日免費放映球幕電影《窗外是藍星之太空旅行》。影片以球幕的獨特視角與超高清畫質,獨家呈現中國空間站在軌搭建全過程的計算機動畫場面、宇宙飛船與空間站縱向對接的精細示意,以及航天員出艙太空行走演示等精華影像,創造有如親歷其境的沉浸式極致體驗。公眾可通過「一戶通」預約領取門票,每場亦設少量名額供公眾即場取票觀看。
「點亮星辰」天文科普系列活動將於十一月九日及二十三日下午五時在天文館舉行。十一月九日由香港天文攝影師鄭冠康(不動明王)主講「港澳直通車銀河系全攻略」,分享他在粵港澳大灣區觀星及攝影的體驗;十一月二十三日由澳門天文學會理事長李仕卿介紹二0二五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約翰・理察・邦德及喬治・艾夫斯塔希歐在宇宙學方面的貢獻,深入解說宇宙微波背景、暗物質與暗能量等前沿課題。
澳門科學館與文化局於十一月合作推出兩項活動。首項為第九期「周五科普繪本遊樂園」親子共讀活動。今年十一月至明年二月期間,每月在黑沙環公園及白鴿巢公園的黃營均圖書館舉行,以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與良好閱讀習慣,另一項為「AI×經典著作:多媒體創作工作坊」,於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時在青洲坊圖書館多功能室舉行,讓參加者學習運用AI技術將文學經典轉化為圖輯與短視頻,促進科技與文學的創意融合。
此外,澳門科學館將於十一月推出一系列教師培訓課程,主題涵蓋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創客課程、樂高編程及多媒體影音等領域。歡迎教職員即日起透過該館網站的「教師培訓」專頁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