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去年入場人次與收入均增長 虧損擴大至2.747億元

 【香港中通社10月22日電】香港海洋公園22日公佈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財政年度業績,受惠於整體訪港旅客人次上升及大熊貓熱潮,連續第四年錄入場人次及收入增長。總收入按年增9%至12.88億港元,虧損擴大至2.747億元。

 計及政府2024/2025財政年度向公園提供2.8億元的保育及教育補助,公園錄得經營盈餘4240萬元,上一財政年度經營虧損1720萬元。計及財務和其他費用,物業、機器及設備和使用權資產減值撥回及投資收入等,公司財務報表錄得2.747億元年度虧損,較2023/24年度虧損7160萬元擴大。

 經營盈餘錄1.9億元,按年增14%。政府向公園提供四年每年2.8億元的保育及教育補助將於2025-2026年度屆滿。

 至於水上樂園錄得經營虧損1.48億元,比上年跌兩成。公園指,由於疫後市民及旅客入場意欲減低、秋冬溫度亦影響入場人數、大灣區內類似設施的激烈競爭等挑戰,表現仍未如理想。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指出,2013年籌建水上樂園時與現時情況有很大分別,目標客群減少、周邊同類樂園增加。而水上樂園地方大、成本高、收費高,距離賺錢仍很遠,尚未有解決方法。

 人流方面,主園區及水上樂園總入場人次按年上升10%,由314萬增至346萬。兩個園區的本地及非本地訪客總入場人次分別為221萬及125萬,按年上升9%及12%,非本地訪客當中升幅最高的三大客源市場為美國、澳大利亞及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