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衝擊致台灣大量廠房易主
【香港中通社十月二十一日電】台北消息:受美國關稅衝擊,台灣產業園區廠房易主件數增加,有企業負責人表示,傳統產業日子普遍都不好過。
台媒引述房屋中介公司負責人的說法稱,近一個月接到台中工業區出售廠辦和商辦的件數是整個上半年的總和,行業遍及金屬加工、衛浴、印刷、塑料等。就產業面而言,從疫情以來就經營不易,特朗普上台後又有美國關稅衝擊,很多業者感覺經營困難,因此順勢結業。但是,交易並不熱絡,以十件而言,有意接手的大概只有三件。
有負責生產工具機的業者表示,受匯率和關稅影響,買家寧願買日本的。而大陸近年工具機產值追上來,又積極併購歐洲廠,競爭力也奮起直追,台灣工具機產業處境十分艱難。事實上不僅工具機不好,包括自行車、螺絲、模具等也都十分慘淡,這是全面性的衝擊。
業者指出,台灣中部工具機被稱為「製造之母」,曾是台灣出口與產業升級支柱,然而二零二四年出口總額僅約二十五億美元,較二零一八年高峰大減三成。中美爆發貿易爭端後,原仰賴大陸轉出口美國的模式瓦解,轉單效應落在墨西哥與越南。隨著東盟低價崛起,日韓以精度取勝,大陸則強化內需替代,台灣被夾在中間,競爭優勢逐漸喪失。
此外,有業者反映,台當局推動「智慧機械」多年,但業界認為補助零散、技術落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應用難以落地。對比其他競爭對手早已結合軟件與雲端,台灣轉型腳步明顯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