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邦政府「停擺」持續 核部門受影響

 【香港中通社10月20日電】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超過19天。據美國媒體19日報道,受「停擺」影響,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核安全管理局約1400名員工將於20日開始被迫無薪休假,這是該機構2000年成立以來首次。

 涉及組裝核武器地點的工作將受到影響,相關設施將進入安全關閉模式。報道稱,若「停擺」持續下去,最早從28日開始,相關武器製造、特殊核材料濃縮等也將停止。

 此次停擺源於國會未能及時通過撥款法案,導致非必要聯邦服務和員工薪資凍結。從10月1日財政年度開啟之日起,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與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在預算分配上陷入僵局。總統特朗普政府指責民主黨「玩政治遊戲」,拒絕簽署包含移民改革附加條款的撥款案,而民主黨則批評共和黨將國家安全作為籌碼。白宮發言人強調,這是「民主黨停擺」,可能危及核庫存維護。能源部長警告,資金短缺將在數日內耗盡,影響核武器重組等「終極保障」項目。

 歷史上,美國政府停擺並非罕見,自1976年以來已發生21次,但本次已超越2013年的16天,僅次於1995至1996年的兩次長達21天的危機。當年克林頓政府與共和黨國會因預算赤字爭執,導致國家公園關閉、聯邦員工集體休假。2018至2019年特朗普首任期內的35天停擺則是史上最長,影響邊境牆經費和航空安全。每次停擺均暴露黨派對峙的深層矛盾,經濟損失累計數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