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國政協委員倡釋放福建民企潛力 深化閩台產業合作

 【中新社福州十月十五日電】(鄭江洛 彭莉芳)「我們既要關注電子、人工智能、數字領域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兩岸互補性,也要看到台灣在日常產業方面的優勢。」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十五日於福州表示。

 二0二五年中國(福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當天在福州舉行,楊成長在論壇上表示,福建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重要發軔地與示範區,在民營經濟具備良好發展基礎的前提下,若要瞄準更高標準,可從新消費轉型、技術開發、新終端佈局等方面發力,實現跨越升級。

 楊成長認為,當前福建民營企業在對接台灣地區技術、人才資源方面的潛力尚未充份發揮,兩岸產業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可進一步拓展。他建議從構建兩岸產業鏈合作平台、深化兩岸貿易和物流合作等方面推進。

 構建兩岸產業鏈合作平台方面,楊成長建議,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吸引台灣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吸引研發機構與福建民營企業合作。

 深化兩岸貿易和物流合作方面,楊成長建議,優化兩岸通關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福建民營企業與台灣企業開展跨境貿易與供應鏈合作,形成「福建製造+台灣技術+全球市場」的產業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