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中國移動杯」單車「公路」賽十一月七日展開角逐 男子個人賽首次串聯粵港澳舉行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十月十三日下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中國移動杯」自行車(公路)賽新聞發佈會在珠海舉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珠海賽區執委會副主任、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振球,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共同介紹了賽事籌備情況。本屆全運會自行車(公路)賽將於十一月七日至九日舉行,設男子個人計時賽、女子個人計時賽、男子個人賽和女子個人賽4個小項。其中,男子個人賽將首次串聯粵港澳三地,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自行車賽事。

 賽道聯通三地,首次跨境辦賽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由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共同承辦。黃振球表示,這不僅是粵港澳三地第一次聯合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也是全運會賽場第一次走進香港、澳門,對推動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十五運會自行車(公路)賽作為標誌性專案之一,將於十一月七日至九日展開激烈角逐。賽事起終點均設置在珠海市博物館和規劃館門前廣場。十一月七日將舉行男子個人計時賽和女子個人計時賽,比賽路線選取珠海情侶路沿線,賽程分別為三十八點七公里和三十點一公里。

 十一月八日舉行的男子個人賽最具創新性,比賽路線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聯結香港、澳門、珠海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賽程總長二百三十一點八公里。十一月九日將舉行女子個人賽,比賽路線選取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道路,賽程一百三十八點七公里。

 十五運會自行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是十五運會唯一一項聯結粵港澳三地的標誌性跨境賽事。黃振球在發佈會上表示,這一賽事開創了全運會跨境辦賽的全新模式,預計總共有二十三支隊伍及兩名個人運動員,共一百零四名運動員參賽。

 三地協同:「接續保障」確保順利辦賽

 跨境協調複雜、保障要求高,三地如何破局辦賽難題?黃振球表示,賽時參賽運動員要先後六次安全、無感、快速地通過三地口岸,這對賽事組織提出了極高要求。為實現這一目標,三地賽事保障人員將採用「接續保障」模式,確保跨區域賽事順暢運行。珠海賽區執委會定期調度籌備工作,優化通關查驗流程,完善醫療安保跨境銜接機制。

 「香港首次與廣東和澳門合辦全運會,對香港來說,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經驗。」楊德強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全力配合,確保所有賽事人員、器材、車輛等順利通過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實現「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通關。本次十五運會自行車(公路)賽涉及粵港澳三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籌劃和密切配合,在前期籌備中,粵港澳三地在跨境通關、物資調配、食品安全、綠色賽事等多個重點領域達成共識。九月底舉行的賽事演練中,已重點測試三地的競賽和安保指揮系統協調、RFID通關係統、網路信號、醫療保障、應急救援等環節,為正式賽事做好了準備。

 潘永權表示,澳門賽區的比賽路線將途經澳門大橋,氹仔北安碼頭等地,此次賽事將展現澳門城市魅力。目前澳門賽區的各成員部門與粵港兩地賽區保持緊密聯繫,多次對賽事進行實地考察,為賽事的成功舉行做好充份準備。相信在粵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造一場創造歷史的跨境賽事。

 據悉,為方便市民為運動員加油助威,香港特區政府還在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幻想道行人路設置了公眾觀賞區,可容納約數百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