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挑水悟道 李蕭錕
天衣義懷初參雪竇重顯為師,被派汲水擔柴的水頭。
有一天,重顯對他說:「肯定不對,否定也不對,肯定否定都不對時,你怎麼辦?」
義懷正要回話,便遭重顯棒打,如此反覆多次,義懷還是不能契悟。
某日晨起,義懷自寺外挑水回來途中,折斷了肩上的扁擔,忽然大悟,隨即作偈:「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鋒頭獨足立,驪龍頜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他回到禪院請示師父,立刻獲得重顯稱讚印可。
扁擔從中而斷,意味「兩頭俱截斷」及「離有無二見」,亦即超越有、無,超越肯定與否定二邊,不起對立分別之心,此即佛教所謂「中道」或「中道觀」。
按,梵語中所謂「中道」,即離開二邊之極端或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觀點或方法。而大乘中觀學派主張,遠離一切執著分別而無所得者為「中道」,重點是放在「空」,即「空無所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