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速路,從安康市到紫陽縣城其實很近,只需要四十分鐘左右,這是我沒想到的!以前總以為紫陽在距離安康市區很遠的地方。
下了高速路,轉入紫陽縣城境內公路,入口處有一個很大的廣告牌:「漢江畫廊 茶歌紫陽」──「漢江畫廊」意即紫陽依山傍水,山是巴山,水是漢江,風景如畫;「茶歌紫陽」說紫陽有兩大特色:茶葉和山歌。紫陽民歌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歌之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中最有名的那首就是《郎在對門唱山歌》,據說其歷史可追溯至《詩經》「周南」「召南」部分,歌曲以男女愛情為主題,極具地域特點。
紫陽山歌很有特色,紫陽茶更是陝南名茶。清代詩人葉世倬在《春日興安舟中雜詠》寫到:「桃花未盡開菜花,夾岸黃金照落霞。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詩的前兩句描寫了陝南春天的燦爛和嫵媚,後兩句「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是廣為傳頌的名句,既表達了陝南地區春天的早到,又突出了紫陽茶在清明時節就已經開始採摘烹煮的特色,現今不少紫陽茶商把這兩句詩作為自家茶葉的廣告語,印在茶葉包裝上,倒也是茶葉和詩句相得益彰的。
紫陽茶出名,那麼紫陽就有很多的茶山和茶園。我到過紫陽好幾次了,每次都只是在紫陽縣城裏短暫停留,沒有上過茶山看茶園。其實我一直都很嚮往去看看。
這個國慶節假期有幸又到了紫陽,可惜是秋雨綿綿的雨天,每天都是雨,整夜都是雨,時大時小,不停歇。下雨天到處都水滴滴的,潮乎乎的,路也濕滑不好走,但是親人們的熱情絲毫不受影響,我們受到親人們的熱情款待。豐盛的午宴後,兩個哥哥陪我們去北五省會館,其實他們都去過多次甚至十幾次了,只有我沒去過。北五省會館最有名的就是裏面的壁畫,我仔細欣賞了半個多小時。
參觀完北五省會館,我們坐下喝茶,外面的雨滴滴答答,三百年的老桂花樹正開着花,隨着風兒送來一絲一縷的桂花香,我們邊喝茶,邊閒話家常。這時候,忙完工作的侄子趕過來,卻不坐下一起喝茶,他邀請我們坐他的車上茶山。
果然是上茶山!汽車在山路上蜿蜒盤旋,上山,這裏的山屬於巴山山脈,比較陡峭,山頂上白雲繚繞,宛如仙境,又好像綠色的青山穿着白色的芭蕾舞裙在翩翩起舞,還像含蓄的美人用輕紗遮面,半遮半掩,青山嫵媚,入眼皆是賞心悅目的美景。
我們上的茶山就是北五省會館背倚的大山,茶園屬於高山茶園,已經是政府特地打造的供遊客遊覽的示範景點了,哥哥們告訴我,對面高山上皆是茶園。這可以說是中國緯度最靠北端的茶山,之前我在杭州的梅家塢參觀過中蘇友誼茶園,何為「塢」?四面高中間凹下去的地方,四面高的也不是高山,只是小山丘而已,那是南方的茶園。紫陽的高山出好茶,大概是這裏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好,山高雲霧繚繞,雨水較多,適應茶樹生長,茶葉營養的積累,最特別紫陽茶還是富硒茶,對身體更有益。
到了停車場,因為是假期的緣故,車很多,茶園旁邊的餐廳和茶館都坐滿了人,還有的坐在路邊的雨棚下,悠閒地看風景,或者在等雨停,茶園裏鮮有遊客。
我卻不願意坐下來。我們撐着傘,走進了茶園。我本以為茶園裏的路是泥濘小道,沒想到圍着茶園四周圍和進入到茶園裏面的路都是防腐木鋪就的棧道和梯道,乾淨而寬敞,半面山的茶園綠油油的,低矮的茶樹好像城市裏的行道景觀灌木叢,一行行,一排排整齊地排列着,大哥說這茶葉已經很老了,已經不能採了,紫陽茶講究的是鮮嫩,最貴的是明前茶,現在已經是初秋,這些茶園要等到來年春天抽出新芽才能採,這裏還提供遊客採茶體驗呢!侄子說這裏冬天下雪時風景也很美,可以想像,冬天時山野白雪皚皚,碧綠的茶樹上一層雪白的積雪,群山也戴上雪白的帽子,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雨稍微小了一點,我索性不撐雨傘了,蹬蹬蹬跑上茶園正中央的梯道,呼吸着富含茶多酚和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心情舒暢,情不自禁為茶山歡呼:「紫陽茶山歡迎您!」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那一刻我覺得,晴空萬里出遊固然好,下雨天也很好,只要你是跟對的人、愛的人一起出遊。當然,紫陽的茶山也是非常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