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博物館擴容增效 圖文/沈翔天
逛遊海角遊雲,才得悉附近有一間通訊博物館。早在1988年,郵電司在議事亭前地的郵政大樓內,撥出一方場地,展覽郵票和郵政的有關資訊,奈何面積太小,觀賞人數有限。後來在二000年,郵政局在馬交石馬路興建通訊博物館,除把郵政大樓的展品全部移師此地,還大規模擴容,綜合郵政,通訊網絡等各方面訊息,陳列展出,成為全澳最全面最詳盡最專業的郵電展覽館。
步入,感覺是偌大,清靜和雅致。入口大堂兩尊巨型的雕花瓷瓶,令我以為誤闖古董文物展覽,後進入兩層展覽廳,方知道電訊世界,天外有天。
一樓集中展出郵票,集郵,郵筒等有關郵政風物,另有青少年的郵政畫作,還展出一艘龍舟和人力車實物,難道昔日郵遞需要這些工具完成?不明所以。二樓則屬包羅萬有,電話電視,電訊廣播,AI網絡,觀眾互動等等,涉及歷史沿革,實際操作及前景遠瞻。人們如對這些方面有興趣,必可一窺全豹,增加很多專業知識。可惜我並非內行,興趣不大。
可能地點較偏僻,巴士站不在附近,內容又比較專業和冷門,參觀的人不多,恐怕展覽即使精彩,也難普及。或者,教育司可組織全澳中小學生,乘旅遊巴前來參觀,既可增加青少年的電訊科技知識,也可地盡其用,不會門可羅雀!公共資源用得其所,造福市民,才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