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十月八日電】(藍伊旎)國慶中秋假期,杭州文二菜市長廊兩側飲食店的灶台前昇起騰騰熱氣。住在附近的年輕居民、「圖個方便」的一家三口、體驗本地生活的外地遊客紛紛把剛買的鮮蔬肉禽拿來這裡加工。廚師應聲開火,洗切翻炒,不過十來分鐘菜便上了桌。
二0二四年,經過「爆改」,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文二菜市成為集生鮮菜市、共享廚房、創意咖啡及各類主題集市為一體的生活空間,煥新的環境、迭代的服務持續吸引年輕人前來「打卡」。
菜市運營方徐崢暉注意到,原本是商戶之間互助行為的食材代加工服務,如今成為越來越多市民遊客的「寶藏選擇」。
「很多人假期不想下廚,又希望吃上熱乎家常菜,代炒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尚原坊」紮根菜市六年,主要售賣手工麵點、白斬雞等食品,菜市迎來更多年輕顧客後,老闆沈建華便成了最早推出代炒服務的商戶,近來他還聘請了專業廚師以提升出菜的速度和菜品的味道。
相較於在傳統飯店用餐,代炒服務的價格更為親民。文二點心店老闆卞亞飛介紹,素菜加工費十元(人民幣,下同)起步,葷菜則在十二元至二十五元不等。對不少年輕人而言,這成為介於外賣與自炊之間的理想選擇。
不吃蔥姜、加辣加酸、要脆要軟......在杭州這個居住人群多元、遊客紛至沓來的城市,支持「個性化定製」的代炒服務也成了「眾口難調」的新解法。
「父母從外地來杭度假,很多飯店重油重鹽不合他們胃口,菜市食材新鮮,現場代炒還能跟廚師溝通口味。」食客趙琳芳說,「嚐到新鮮」後,一家人接連在菜市解決了午餐和晚餐。
現買食材、付費加工、即炒即吃──在飲食健康與用餐效率並重的今天,菜市代炒、上門烹飪等新型餐飲服務逐漸走熱。在私廚從業者劉新宇看來,人們越來越在意食材來源和製作過程,這類服務回應了當代人對健康、便捷、有溫度的餐飲的需求。
在杭州西湖東山弄市集,農家小炒、海鮮大餐都可以代製作;溫州黃龍農貿的「代炒菜」攤位一天接待百餘人,成為周邊居民的新晉食堂......鍋鏟翻飛間,升級的餐飲服務正「炒」出人們過節的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