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儺戲圖  李蕭錕

案,打毆儺,是古代臘月時,驅逐疫鬼的儀式,儀式中常以鬼面具戴在頭上,丑角兩人或一組進行驅疫舞蹈,動作有趣,令人發噱;丑角能使人笑,是丑角演技精湛,活靈活現,故能使人發笑;白雲守端因楊岐禪師的一笑,竟徹夜未眠,怕人笑,是心中的我執仍未破除,所以,楊岐禪師指出白雲還不如一個丑角。

楊岐對白雲之笑,有二,一是因白雲在轉述他人的知見時,如數家珍,倒背如流,此予白雲何益?故而發笑;二是白雲既然如此這般欣賞其師的偈子,說明他已悟偈中「心即是佛」的寓意。而楊岐一笑走了,是想驗證白雲是否悟了,若未悟,則應繼續參宄。

果然,白雲苦參一夜之後,一經點撥,便當下開悟。

老子謂:「不笑不足為道。」笑,常是修行者外力的助緣,修行者在苦參未果時,外緣常可以使內因促動開悟的契機,所謂「啄啐同時」,楊岐與白雲的演出,正是最佳拍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