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次展出明代晉藩墓誌

 【中新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胡健)「今月曾經照古人──明代晉藩墓誌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25件(套)墓誌拓片與30餘件(套)文物,再現明代晉藩宗室的繁衍生息和禮儀制度。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第三子朱棡為晉王,後就藩太原,開啟晉藩270餘年的歷史。

 此次展覽首次系統展示山西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發現的明代晉藩宗室墓誌,其體現的親王權力更迭、下層宗室生活圖景是明代宗藩制度變化的實物印證。

 同時,展覽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晉端王墓發掘紀錄片等影像資料,為靜態文物展陳注入動態敘事,呈現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作,豐富觀展體驗。

 展覽由「世守晉邦」「哀榮儀軌」「支派益衍」「囿於藩籬」四個單元構成,從晉藩世系的歷史脈絡,親王配偶的誥封、喪儀制度,晉藩宗室的生息繁衍和分化以及明代中下層宗室的身份榮耀與現實衝突等方面,折射風雲變幻間的王朝興衰。

 本次展覽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主辦,山西博物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尖草坪區文化和旅遊局、汾陽市博物館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