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H-1B簽證新政 或引發全球人才流動格局重組

 【香港中通社9月22日電】(記者黎金良)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令,將H-1B簽證申請費從數千美元暴漲至10萬美元,瞬間引爆矽谷混亂、印度恐慌、全球關注。白宮雖緊急「補丁」,企業仍如「霧中飛行」,員工中斷假期、斥資萬元搶票返美──這不僅是移民政策調整,更可能是全球人才流動格局的劇烈重組。

 H-1B簽證是美國科技業的生命線。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巨頭長期依賴該計劃吸納全球工程師,僅亞馬遜今年就獲批逾萬份。如今10萬美元「入場費」,等於對企業人力成本開刀。

 新政甫出,美國科技公司緊急召回海外員工,人力部門連夜排查、預訂機票,高管群組刷屏至凌晨。有移民律師事務所稱,受新政影響,初創企業面臨「致命一擊」,小公司幾乎被擠出市場。也有分析認為,此舉將「削弱美國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能力」,長期恐傷及創新根基與經濟增長引擎。

 綜合外媒報道,有關政策細節模糊、官員說法矛盾,加劇混亂。美國商務部長稱「每年10萬」,白宮隔日改口「一次性支付」,且排除現有持證者。企業無所適從,只能採取最保守策略:凍結外派、加速本地招聘、考慮崗位外移。

 印度是最大受衝擊國,佔H-1B簽證70%以上,其次是中國人,佔11.7%。印外交部罕見警告「人道後果」,科技界人士更直指美國「將簽證武器化」,配合關稅與制裁逼印讓步。

 中國反應低調務實。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2日表示,中國歡迎全球各行業各領域的優秀人才來到中國、扎根中國,共同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也成就個人事業的發展。在全球化時代,人才的跨國流動推動了全球範圍內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中方的表態釋放明確信號:當美國築牆,中國開門。

 事實上,中國近年持續推動人才強國戰略,優化外籍人才永居政策,並加快建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逐步成為全球高端人才的新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同日簽署的「黃金卡」行政令,允許個人支付100萬美元、企業贊助200萬美元換取加速簽證審批。與H-1B新政並列,清晰勾勒出美國移民政策的新邏輯:從「技能導向」轉向「財力+稀缺性」雙重篩選。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22日對中通社表示,新政策長遠來說對美國傷害很大,不單阻礙人才進入美國,也可能打擊外資在美投資意願,例如台積電等企業若需派遣員工赴美,將面臨高昂簽證成本,影響佈局決策。企業則可能透過海外分公司規避限制。

 莊太量認為,美國新政核心目的是「收錢」與保護本地就業,短期內或能減少現有員工被裁的風險,但長期可能削弱競爭力:「美國強大靠的是全球頂尖人才,而非僅靠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