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今年首降息25基點 獨立性遭質疑
【香港中通社9月18日電】當地時間1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至4.25%。這是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繼去年三次降息後延續寬鬆路徑。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以11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決議,此前利率連續五次會議不變。消息公佈,投資者評估美聯儲預測,美股收盤漲跌互現,美元和國債收益率波動。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引發美聯儲獨立性遭到質疑。
FOMC聲明顯示,上半年美國經濟活動放緩,就業增長減速,失業率小幅上升,通脹率上升並維持高位。委員會追求最大就業和2%通脹目標,但前景不確定,就業下行風險上升。為應對風險平衡變化,決定小幅降息。
「點陣圖」顯示,19名官員中9人預計今年再降兩次(各25基點),2人預計一次,6人認為無需進一步降息。整體而言,到年底再降50基點,2026年和2027年各降25基點。
會議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佈會稱:「短期內,通脹風險上行,就業風險下行。」他強調,雙重使命衝突時需平衡,就業風險增加導致格局變化。鮑威爾重申數據驅動決策,未詳述後續降息。
據報,反對票來自新理事斯蒂芬.米蘭,他主張降50基點。米蘭剛就職,仍任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記者問鮑威爾,米蘭加入後如何維持獨立性。鮑威爾回應稱:「我們堅定致力於獨立性,除此之外無更多分享。」有分析指,此次降息顯示美聯儲在壓力下堅持謹慎,但米蘭角色加劇疑慮。美聯儲或需透明決策強化公信,抵禦干預。◇